漁父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Bùquè【源】 见《姓苑》(7,24,63)。
读音:Wūlìsī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引《瑷珲县志》收载。后或改为单姓“吴”,盖取其哈拉乌力斯之首音,谐以汉字“吴”而得。
读音:Qiūdū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当系丘敦氏因避孔子名讳而改。清以后可能仍有此姓。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后魏献帝弟为邱敦(氏),为十姓(
读音:E-fúgānshíhā'ěr【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萨尔太之妻为阿石哈尔氏(260)。
读音:Shànxù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òu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源于共工氏。二是以封邑为姓氏,鲁公族有后姓。后姓发源于山东。如今,四川、甘肃、湖南、安徽等地均有后姓人居住。在古代,掌管土地事务的官名为后土
读音:Bó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源自伯夷。伯夷为黄帝后裔,后世子孙遂以祖名为姓。还有一说是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其后人以行次为姓得伯姓。二是春秋时荀林父字伯,其孙荀阁以其祖父功高,遂用祖字
读音:hú sè luó后魏代北姓,后改为罗氏。(见《魏书·官氏志》)斛瑟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读音:gōng míng【源】 周康王封唐叔虞子公明于贾(故城在今山西临汾贾乡),后有贾氏,公明氏(60,62)。【望】 汲郡(17,418)。【人】 公明仪,春秋时鲁大夫,南武城人子张弟子(7,17
读音:zhōng【源】 ①以谥为氏(60,62)。②或以地名为氏(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忠谭,汉时人(15,21)。忠嶽,明时北流人,嘉靖中任海丰丞(1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