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
【综】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新编千家姓》(73)。浙江上虞(279)、台湾(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浙江之椒江、福建之浦城、广西之灌阳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综】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新编千家姓》(73)。浙江上虞(279)、台湾(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浙江之椒江、福建之浦城、广西之灌阳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óng【源】 古无此姓,或系龙加水,或即以泷水为氏,见《姓氏寻源》(62,63)。山东有孝妇河,亦称泷水。又广东乳源、郁南、新会境内均有泷水。【布】 山西汾阳(278)、贵州镇远(62,63)
读音:bào【源】 汉末杞康为安定太守,董卓为暴,惧诛,因改姓为抱氏,见《魏书·抱嶷传》(7,9,11,15,17)。【望】雍丘(17,418)。【人】抱嶷,北魏时安定石唐人,官至镇西将军、泾州刺史,
读音:Fèi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永修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永修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
读音:Jiū/Jiou,Jyou【源】 见王圻《续文献通考·分韵姓氏》(19,21)。
读音:Tūnmǐ古代吐蕃族姓氏。松赞干布时有学者吞米·桑布札,受遣赴克什米尔向婆罗门李敬学习声韵学,回国后,依于阗文并予简化,造成三十个字母,并编出几种文法歌诀,用以拼写吐蕃语。“吞米”,
读音:Jué【源】 见《姓苑》(444)。《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㻕,一种玉石,或以此为姓,如琼、 玖、 琚之类。)
读音:Zhūxil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蜚悠城(23,63,180,260)。 【变】①一作〔珠锡理〕(260)。②后改为朱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蜚悠城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
读音:Hè【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 《元和姓纂》亦收载,其注云: “出自赫咠氏之后。”
读音:Jūn【源】 系自祁姓(一作嬴姓)。春秋时麇国,故城在今湖北郧县,后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17,62)。【变】或作〔麏〕(17)。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觿》亦
读音:Huán桓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谥号为姓氏。齐国国君死后,谥号为“桓”,其后人遂以谥号为姓氏。还有一说是宋国有一位叫卿的国君,死后谥号为“桓”,其后代也有以其谥号为姓者。二是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