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尋
【源】 以国为氏(60,62)。唐时西域康居支庶分王有九姓,第六谓火寻,见《唐书·西域传》(7,60)。唐时康居国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居民操突厥语。
历史上西域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唐书·西域传》云: “以国为氏,康居(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作“唐居”,误)支庶分王有九姓,六曰火寻。”
【源】 以国为氏(60,62)。唐时西域康居支庶分王有九姓,第六谓火寻,见《唐书·西域传》(7,60)。唐时康居国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居民操突厥语。
历史上西域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唐书·西域传》云: “以国为氏,康居(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作“唐居”,误)支庶分王有九姓,六曰火寻。”
读音:Zhùjiū《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简明中国通史》注称: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系出金天氏。”
读音:Dài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六派,出杭佳、叶赫、扎库木、哈什马和罗、东林屯头、殷等地(23,63,180,260)。【变】 后改为戴、代(180)。【人】 戴佳绷阔,清正白旗人,积功授正
读音:Gòu【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东新泰(359)、广东揭阳、上海(92)等地匀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
读音:Gǔyǐn【综】 代北人姓。或为胡古口引氏、古口引氏省字所改,后又改为侯氏(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侯氏。详见“古口引”条。
读音:’rě【综】 四川、甘肃地区白马人姓。白马人语“额惹”义为蛇,汉姓为田(220)。
读音:yān【源】 春秋时傿侯之后有傿氏、焉氏、鄢氏、氏(8,17,60)。亦见《姓苑》(15,21)。傿亦作鄢,春秋时灭于郑,故城在今河南鄢陵。【布】 安徽淮南(36
读音:Ād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Bǐsǎ景颇族姓氏。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氏之一。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Wǎn【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湖南湘潭(373)、台湾(65)、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忻州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读音:nèi shǐ周内史叔兴之后也。周又有内史过。(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周内史叔兴之后也。” 以官为氏。又,《姓氏考略》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