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Ěr

【源】 ①尔朱氏之后,去朱为尔氏(60,62)。②蒙古族姓(344,369)。【望】 代郡(60,62)。【变】 亦作〔��〕(91)。【布】 山西汾阳(278)、河北隆化(344)、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尔名,明时宝砥人,正统中青州府照磨(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围场、山西之长治、甘肃之酒泉、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尔朱氏之后,去朱为尔氏,望出代郡。”尔朱,北魏姓。

元代有尔禄; 明代有尔名,青州府照磨。

猜你喜欢

  • 浩生

    读音:hào shēng【综】 春秋时齐贤人浩生不害,见《孟子》(6,7,11,17,21)。为复姓浩生氏(7)。一说,即浩星氏,古时生,星二字相通(60,62)。【望】 齐郡(17,418)。历史上

  • 郭囉

    读音:Guō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长白山、沾河哈达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郭罗〕(180,260)。②后改为国氏(180)。【人】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马尼之妻

  • 軍車

    读音:Jūnchē【源】 代北复姓有军车氏(6,7,12,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 赤乞歹

    读音:Chìqǐdǎi【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赤乞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奇彻勒岱〕(24)。元代 “色目人”姓氏。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 塔察覺爾察

    读音:Tǎchájuéěrchá【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佛阿拉(23,63,180)。【变】后改为赵氏(180)。【人】塔察觉尔察班布哩,清正黄旗人,天命中侍直,后赠骑都尉世职(23)。清代满族姓氏。

  • 读音:Kēng【音】 又音亢(Kàng)(17)。【源】 见《姓苑》(15,21,24)。【望】 东鲁(17,418)。【布】 河北徐水有此姓。【人】 坑进良,明时福建人,嘉靖进士(15,21)。现行

  • 读音:Yàn【综】 源出不详。山西绛县(324)、交城(350)、四川武胜(321)、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大同、运城、临汾

  • 读音:Pèi/Pey【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Nā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guān【音】 冠氏有二音,起源各异,世分两姓(16,63)。参见冠(Guàn)姓。【源】相传古贤者贤冠子之后有冠氏,见《风俗通》(1,11,12,15)。吴(今江浙地区)人之姓。见《姓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