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áng

王姓为古代著名姓氏, 来源较多。一是出自姬姓。这一说也比较复杂, 一说周灵王的太子姬晋, 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 迁居到琅琊(今山东胶南一带), 世代繁衍生息, 因其本为王族, 世人称其为“王家”,沿用成姓; 一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 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 以本为王族之故, 自称为王姓, 后世沿袭未改, 渐成大姓;又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 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二是出自妫姓。相传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 传至公子完, 避难逃到齐国, 改姓田, 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 齐被灭后, 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 姓为王姓, 称为王氏。三是出自子姓。商纣时王子比干被杀后, 其子孙为了纪念他, 以王子爵号改“” 姓为王姓。四是秦灭六国之后, 各国王族散居各地, 以王为姓。五是赐姓和少数民族改为王姓。

王氏的姓源众多, 分布也广。历史记载的王姓著名家族有二十余处, 即在太原(在今山西)、琅琊(在今山东)、北海(在今山东)、陈留(在今河南)、东海(在今山东)、高平、京兆、天水(在今甘肃)、东平(在今山东)、新蔡(在今河南) 等地。其中又以太原和琅琊的王家最有名望。

王姓著名历史人物众多, 对王氏家族起巨大影响的当属东晋宰相王导, 其辅佐晋元帝偏安江左, 在“五胡乱华” 的动乱中使中国传统文明得以延续。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 后世称为“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 广为流传。唐代诗人王勃, 为“初唐四杰”, 其《滕王阁序》为历代泛颂。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他的山水诗和山水画均在历史上产生广泛影响。他被誉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北宋宰相王安石, 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

王姓在《百家姓》里排在第八位。


【源】 ①望出北海、陈留者,系自妫姓。乃出自舜之后。周武王封舜之裔妫满于陈,是为胡公。春秋时胡公之裔完奔齐为田氏,至田和取齐自封,三世称王,后灭于秦。项羽封田氏之裔田安为济北王,汉初失国,齐人称为王家,因以为氏(21,60,62)。②望出太原、琅邪者,系自姬姓。乃出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太子晋因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为王家,因以为氏(7,9,17,21)。③望出高平、京兆、河间者,系自姬姓。乃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春秋时其后裔在魏。王子无忌封信陵君,秦灭魏,其孙卑子逃往泰山,汉高祖召为中涓封兰陵侯,因其为故王族,世人谓之王家,因氏(17,21,60)。④望出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汲郡者,系自子姓。乃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以正谏,为商王纣所杀,子孙居朝歌,以王为氏(7,9,17,27)。⑤汉时匈奴人有王氏(242)。⑥望出冯翊者,乃出自西羌人钳耳姓之后(60,70)。⑦望出河南者,乃出自南北朝时高丽人拓王氏之后,其先随魏南迁入中原,始改为王氏(7,70)。一说,出自北魏代北姓可频氏之后(60,62)。⑧代郡之王,其先为鲜卑族,本姓乌丸氏(70)。⑨望出营州者,乃出自唐时高丽人之后(7,60,242)。⑩望出新丰者,乃出自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其先为支氏,后改为王氏(60,242)。⑪望出安东者,乃出自唐时回纥阿布思之后(7,60,242)。⑫蓟州之王氏,其先出自唐契丹国怒皆部落,契丹人之后(242)。⑬金时女真人姓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等后均汉姓为王(71,80)。⑭西夏人姓(95)。⑮明时赐蒙古人野色特穆尔、阿达纳、音济布哈、奈曼岱、礼呼逊等汉姓王(24)。⑯东汉王莽时燕王刘丹之玄孙嘉,因献符命,赐姓王氏,见《汉书》注(62)。⑰五代时有蒋、刘、甘等氏冒姓王(24)。⑱清时满洲人有王姓(23,61),清满洲八旗姓完颜氏、伊喇氏等后均有改姓王者(180)。今满族姓。⑲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姓七个,其第五个为王氏(66)。⑳明清时云南、四川等地土司多王姓(71,253)。㉑黎族姓(106)。黎族朴冲、朴基等氏,汉姓均为王(221)。㉒壮族姓(109),其先以部落旗的颜色为姓,称黄族,王姓出于黄族(250)。㉓明时云南丽江府藏族土司有王姓(253)。㉔彝族姓(129,130)。㉕云南金平拉祜族黄苦聪人姓法拉透氏,汉姓为王(134,227)。㉖云南金平哈尼族姓楼牙氏,汉姓为王(137)。㉗德昂族姓。云南潞西红崩龙姓斯歪、镇康花崩龙姓办耐、索孟等氏,均汉姓为王(146)。㉘云南沧源佤族姓郎鹿埃、吐而等氏,均汉姓为王(161)。㉙景颇族姓勒蚌氏,汉姓为王(166)。㉚白(138)、纳西(152)、布依(105,131)、仫佬(112)、侗(113、114)、苗(114、117、205)、瑶(117、118)、水(124,126)、阿昌(142)、布朗(156)、蒙古(255)、高山(65)、保安(188、220)、土家(387)、锡伯(433)、东乡、羌、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河间、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汲郡、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冯翔、营州、安东等,尤以太原、琅邪为最著(17,60,418)。【布】 王姓为中国第二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4%。南北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地区,约占北方汉族人口8.8%,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区,仅4.5%,为第四大姓。在全国汉族中,以内蒙古的王姓比例最高,约占11.5%,而广东王姓最少,仅占2.6%。【人】 王倪,《庄子》: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缺,��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朱(21)。【它】 在日本侵占台湾时,台湾王姓曾被迫改姓王野、原田、太田、和田、田利、田川、田村、玉川、儿玉等日本姓。台湾光复后,奉令均恢复原姓王(65)。又,在此期间,台湾土著曾使用过田山、松山、森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采用汉姓,姓此三日本姓者均改姓王(65)。


现行常见姓。我国最大姓氏之一,今北京、上海、天津、河北之尚义、广西之田林、云南之路南等地均有分布。几遍全国各地。汉、满、蒙、回、藏、苗、瑶、彝、鲜、水、壮、黎、佤、羌、布依、土家、高山、基诺、仡佬、傈僳、拉祜、纳西、景颇、普米、德昂、哈尼、撒拉、保安、东乡、锡伯、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郑樵所论尤详: “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 有姬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若琅邪、太原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 ‘王家’; 若北京、河间之王,则曰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后分晋为诸侯,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 ‘王家’。或言魏至昭王彤,生无忌,封信陵君,信陵君生间忧,间忧生卑子。秦灭魏,卑子逃于泰山。汉高帝召为中涓,封兰陵侯。时人以其王族也。谓之 ‘王家’。此皆姬姓之王也; 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 ‘王家’,此妫姓之王也; 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 出于河南者,则为可频氏; 出于冯翊者,则为钳耳氏; 出于营州者,本高丽; 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按: 《姓氏考略》、《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皆引作 ‘阿史布’。不从),此皆虏姓之王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蕃盛云。”归纳郑樵所论,王氏之源有:①或系出姬姓,支属有二:或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或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裔。②或系出妫姓,乃虞舜之裔。③或系出子姓,乃(商)王子比干之后。出自少数民族者四: ④或出自鲜卑,可频氏之先或为王氏。⑤或出自西羌,为钳耳氏所改。⑥或出自高丽族。⑦或出自阿布思氏。

又,⑧金代完颜氏,汉姓曰“”。见《金史·国语解》。⑨为耶律所改。《续通志·氏族略·四》 载:“元代王,本姓耶律氏,避难辽西,改为王氏。”⑩或为赐姓。明赐蒙古于默色特穆尔姓名曰王麟,赐阿达纳曰王义,赐音济布哈为王忠,赐奈曼岱曰王存礼,赐呼逊曰王彪。(11)或为 “冒姓”。《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姓》载: “五代王镕本回纥遗种,为王武俊养子; 王殷本姓蒋,为王重盈养子; 王都本姓刘,为王处直养子; 王宗结本姓甘,为王健养子,皆冒姓王氏。”则此之王氏,或本为回纥姓所改; 或为蒋姓、刘姓、甘姓所改。(12)《姓氏词典》据《汉书》 注云:“燕王丹之玄孙嘉,王莽时献符命,赐姓王氏。”(13)《姓氏词典》又注: “隋末王世充,本西域(今新疆)胡支氏,冒姓王; 五代时王保义,即刘去非,冒姓王。”(14)或为清代满族姓完颜氏、伊喇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

又,(15)土家族之王姓,出自 “墨着王”,本为人名,其后以祖辈名字为姓,取其名之尾音谐汉字“”而为单姓。(16)苗族之王姓,多分布于贵州之台江。清代“改土归流”造册登记时,依名取姓,苗语“”,乃池塘之意。谐“”音而以 “”为姓。(17)傈僳族之王姓,出自 “汪扒”。“汪扒”,意为鱼氏族。以之为姓。或取“汪扒”之首音,谐以汉字“”、“”而为单姓。(18)景颇族之王姓,则由勒邦氏所改。(19)彝族之王姓,出自 “都普”。“都普”,本氏族名(意蜂氏族) 以为姓。后或改单姓“”。乃烈显氏(汉意: 用长筏渡江之家)之分族。(20)羌族之王姓,当出自 “俄日”氏,本为房名,以为姓。俄日,汉意为“大王” (亦有“”意),后或取其汉意“大王”而改为单姓“”。注(19)——(20)见 《中国人的姓名》。

春秋末有王良,善御;汉代有王莽;唐代有王叔文;宋代有王安石。

猜你喜欢

  • 悉什盧

    读音:Xīshílú【综】 代北人姓(44,60)。北魏时改为索卢氏(44,60,62)。亦作奚什卢、〔悉斗卢〕(6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 读音:Ěr【源】 ①尔朱氏之后,去朱为尔氏(60,62)。②蒙古族姓(344,369)。【望】 代郡(60,62)。【变】 亦作〔��〕(91)。【布】 山西汾阳

  • 读音:chūn【源】 ①春秋时齐宣王之臣有春子,名卫,见《尚书大传》。又,齐有春居,一作香居,见《吕氏春秋》。均在黄歇之先,见张澍《姓氏五书注》(1)。 ②战国时楚相黄歇,号春申君,其后有春氏,见《风

  • 读音:xiǎn【音】 冼氏有Shěng、Xiǎn二音(24,63,81)。且源出不同,参见冼(Xiǎn)。【源】 源出南方。【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冼劲,晋时南海人,家本武帅,世为部曲,

  • 錫默

    读音:Xīmò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其注云:“(金)穆宗时,锡默部长赫水颇内附,先遣其子宁嘉从间道送款,自与勒端合军攻降诸部,因领其

  • 意如

    读音:yì rú【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季孙意如之后(6,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季孙意如之后。”季孙意如,即季平子,春秋时鲁国公族大

  • 读音:Hù扈姓源于姒姓。夏有扈氏之后,以国为姓氏。扈姓起源于陕西户(扈)县,早期活动在河南一带。扈姓历史人物有宋抗金名将扈再兴,抗金多年,杀敌无数,屡建战功,有“北宋名将”之称。扈姓在《百家姓》中

  • 读音:Lèng【综】 源出不详。江西宁都有此姓(280)。

  • 读音:Là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Shí【源】 帝喾之庶子实沈之后,以名为氏,有实氏、参氏,见《路史》(6,7,9,15,17)。【望】河东(17,418)。【布】河南淮阳(299)、四川成都、北京(91)、台湾高雄(6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