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ǐ yǐng【源】 春秋时卫灵公之子昭子郢,字子南,其后有子郢氏,见《世本》(4,6,7,17)。公子郢之后已有子南氏,复有子郢氏,此为后代以此别族也(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Fùshē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91)。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kuì澄城县有鲑氏,自云鞮氏,避事改之。(见《路史》)
读音:Měnggǔtái【综】元时蒙古人姓(24)。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忙古歹氏(13),而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蒙古岱氏(24)。〔忙古歹〕、〔蒙古岱〕等似均系蒙古台之异译。元
读音:Bó薄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自姜姓。古时有薄国,相传为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二是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商丘北
读音:Zhòng sūn仲孙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鲁桓公姬允次子庆父,在众兄弟中排行第二,世称共仲。子孙遂以仲孙为姓,称仲孙氏。仲孙姓早期在山东居住,为罕见姓氏。仲孙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鲁国大夫仲
读音:Yáng【源】 ①系自姬姓。周宣王之子尚,幽王时封为扬侯(扬,故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15里),其后以为氏(12,21,60)。一说,春秋时霍、扬、韩、魏皆周同姓之国。扬为晋所灭,晋封与羊舌氏作采邑
读音:Ās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一作西拉塔拉)(23,63,260)。原为元时部落名,即阿速部,以部为氏,清时改为阿苏特氏(23)。【变】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扎尔布之妻为阿
读音:Shí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鲜卑族乌石兰氏改为单姓石,十六国时有张姓、冉姓改为石姓。石姓最早发源于春秋时卫国(今河南北部),后迁徙至山
读音:wèi【源】 见《姓苑》(15,21,60)。【布】 山东新泰(359)、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长治、临汾、朔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