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
【源】 春秋时齐大夫琅过之后(17,62)。亦见《姓苑》(6,7,12,15)。【望】 齐郡(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姓苑》 云: “齐有琅过。”未详其他。
【源】 春秋时齐大夫琅过之后(17,62)。亦见《姓苑》(6,7,12,15)。【望】 齐郡(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姓苑》 云: “齐有琅过。”未详其他。
读音:Wēngní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变】 亦作〔翁尼里〕(180)、〔翁尼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
读音:Yánbùgé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其中华书局版“革” 作 “草”。革、草形近似而讹误。径改。《续通志·氏族略》作“伊伯格勒岱。”
读音:E-yánjuéluó/Ayan Gioro【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派,出叶赫乌苏村、额尔敏、瓦湖木、赫图阿喇、费雅郎阿、福齐希美佛赫、西占和罗、叶赫、大郎村、东等地(23,63,180,26
读音:Chuòmǐn【源】 清时居于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429)。
读音:Fǔ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榆林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Jiōngwù【源】 古有扃吾子,隐者,见《广韵》(63)。
读音:zhèng bó《史记·封禅书》有正伯侨。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史记·封禅书》: 正伯侨,(索隐) 司马相如云:“正伯侨,古仙人也。” (按: 《姓氏考略》 作
读音:suǒ【音】 亦音Sù(91)。【源】 见《姓苑》(15,21)。涑水,亦日涑川,又称阳安涧,源出山西绛县委葭谷,当以水为氏(62)。【变】 作洓(76),误。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
读音:lún论氏,吐蕃大姓。(见《通志·氏族略·夷狄大姓》)▲<唐>论弓仁,吐蕃族,朔方副大使。
读音:Yī'nālóu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 《姓氏词典》 亦收,其据《魏书·官氏志》 注云: “即一那蒌氏。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