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ìng

【源】 ①系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故城在今河南修武,或今获嘉),季亹弟顷叔生跪,以邑为氏(6,7,9,12,17)。②唐时西原(故城在今河南灵宝西南50里)蛮豪有此姓(7)。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宁海城西牛庄(23)。④彝(130)、土家(387)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与宁通(17,60)。【望】 齐郡(418)。【布】 四川垫江(337)、中江(345)、台湾(64,68,261)、安徽天长、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人】 甯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时相国(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崇仁,广东之高要,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鲜族、傣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秦甯 (宁)公之后也。”此以谥为氏,系出嬴姓。② 《中文大字典》注引 《尚友录》 云: “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李亹,食采於甯 (宁),以邑为氏。”此则以邑为氏,系出姬姓。③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壮族》 摘引 《新唐书》 云:“西原蛮……有宁氏者,相承为豪。” 以为壮族之先。

或作“��” (按: 《郑通志·氏族略》 “��”、 “”皆收,以为两姓),又作“”,今统简作“”。

一音níng,亦现行姓氏。俗读音变而分族。

《姓氏急就篇·注》载: “卫武公之后有甯速、俞、殖、喜; 又,齐有甯戚; 周有甯越。或与 ‘寧’ 通,汉甯成,《史记》作寧成”。

猜你喜欢

  • 读音:Méng【源】 鄳(故城在今河南罗山西南9里),邑名,以地为氏,见《姓源》(63)。

  • 读音:Yì【综】 现代罕见姓,见《新编千家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祝和

    读音:zhù hé【源】 祝融之后有祝宗氏、祝和氏,见《路史》(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即祝龢氏。” 《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据 《路史·前记》

  • 读音:jiù【源】 ①东汉时已有就氏,见《后汉书·律旧志》(60,62)。②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菟赖氏为就氏,见《魏书·官氏志》(6,12,17,60,70)。【望】 代郡(17,418)。【人】 就耽

  • 顓孫

    读音:Zhuānsūn【源】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鲁,子孙氏焉,见《风俗通》(1,7,17,60)。一说,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12,21)。必有一误,今姑录此备考。【望】汝阳(17,60,

  • 伯比

    读音:bó bǐ【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君若敖之后(6,7,12,60)。【人】 伯比仲华,楚怀王大夫(6,7,1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郑樵注云: “芈姓,楚若敖之后

  • 读音:Bīn【源】见《姓苑》(15,21,62)。【布】江西萍乡(371)、台湾台北(64,68,261)、河南洛阳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河南之郑州、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新会

  • 柏霜

    读音:Bǎishuāng《姓氏词典》据《姓谱》 收载,其注云: “源于楚之先族祝融氏。”未详其他。

  • 訥都

    读音:Nèdū《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 其注称: “北周有讷都六设。”未详其他。

  • 公伯

    读音:gōng bó【源】 周时列国公子,以次第为氏,如公叔之类(60,62)。一说,春秋时鲁大夫公伯寮之后(17)。【望】 鲁郡(17,418)。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