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
【源】 系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皖(故城在今安徽潜山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17,60,62)。【变】 一作晥(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北京、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浠水、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据《史记》注云: “偃姓,皋陶后,春秋时楚灭之。后以为氏。一作 ‘晥’。”古之皖国,当在今安徽潜山。
【源】 系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皖(故城在今安徽潜山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17,60,62)。【变】 一作晥(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北京、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浠水、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据《史记》注云: “偃姓,皋陶后,春秋时楚灭之。后以为氏。一作 ‘晥’。”古之皖国,当在今安徽潜山。
读音:Ěr【源】 ①尔朱氏之后,去朱为尔氏(60,62)。②蒙古族姓(344,369)。【望】 代郡(60,62)。【变】 亦作〔〕(91)。【布】 山西汾阳
读音:Chǎn【源】 见《正字通》(86)。犬戎之后有㹽氏(60,62)。犬戎为西戎之一支,其地在今陕西凤翔北境,为周时西陲之劲敌。周穆王讨之,追迁其一批部众至太原。公元前771年,犬戎
读音:Chūlián【源】 西秦乞伏国仁之先如弗,与出连、斯引、叱灵三部,自漠北出阴山,见《西秦灵》(12,27,60)。源出鲜卑,以部为姓(242)。【变】 ①后改为毕氏,见《魏书·官氏志》(17,
读音:Zhuān【源】 春秋时吴国鱄诸之后(11,17,21,62)。鱄诸,春秋时吴勇士,行刺吴王僚(21)。即专姓。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鄟 (
读音:Nǔ’ālán高山族姓氏。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有此姓。以祖辈名字命氏。《中国人的姓名·高山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Túsàlǎ【清】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变】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亨特之妻为图色勒氏(260)。〔图色勒〕似即图萨喇之异译。【人】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鄂色之妻为图萨
读音:Zǐfē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子去疾,字子丰,其后以为氏,亦为丰氏,见《世本》(12,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郑公子去疾字子丰之后
读音:Wéi【综】 音背,见《姓苑》(9,15,63)。今音辉(Huī)(62,73,91)。《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收载,其注云:“以服饰品为姓氏。袆,‘妇人之袆,即香囊’。”一音huī,亦姓
读音:dǔ ào【源】 系自芈姓。楚有堵敖氏(60,62)。楚文王之子熊囏号堵敖,后因以为氏(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楚有堵敖氏。” (按: 疑
读音:Hézhuō【综】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之容妃为和卓氏,系回部台吉和札赉之女(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