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稽
【综】北魏时代北姓(44)。后改为缓氏(9,60,70)。亦作和稽(60,70),〔如稽〕(7)。按,缓稽、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参见和稽姓。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云:“‘缓稽氏后改为缓氏。’ 一本 ‘缓稽’ 作 ‘和稽’。”
【综】北魏时代北姓(44)。后改为缓氏(9,60,70)。亦作和稽(60,70),〔如稽〕(7)。按,缓稽、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参见和稽姓。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云:“‘缓稽氏后改为缓氏。’ 一本 ‘缓稽’ 作 ‘和稽’。”
读音:Mò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 【变】 一作〔墨勒〕(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Bùdéjí′nǎimǎn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氏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别帖乞乃蛮歹”。
读音:Bóyàowù【综】 元宪宗妃失力吉,伯要兀氏(399)。伯要兀似系巴约特氏之异译。
读音:Shèn【源】 眘,古文慎字。见《直音》(9,21,80)。【变】 一作〔〕(17,80)。【望】 天水(17,418)。罕见姓氏。《康熙字典》 收载,其注云:
读音:shàn赡思,字得之,先大食之人。(见《浙江通志》)
读音:Lèshì景颇族姓氏。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瓦切娃,乃世袭山官之子。《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zǐ yáng鲁公族有子阳者,其后以王父字为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Luǒài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suī【源】 ①睢,宋大夫食邑(故城在今河南睢县),因氏(17,62)。②战国时赵大夫食采于睢邑(同上),因以邑命氏(12,15,62)。【望】 赵郡(17,418)。【布】 四川中江(345)
读音:měng shān【源】蒙山在山东蒙阴南,因在鲁东,亦称东蒙山(62,87)。东蒙主(主其山之祀者)以蒙山为氏,见《风俗通》(1,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