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
【源】①帝尧之姓为伊耆,其后有耆氏(7,9,17,24,60)。②西域人姓(17)。 【望】河南(17,418),太原、乐陵(60)。 【布】北京有此姓(92)。 【人】耆域,北周时天竺人,善咒水疗疾(17,24)。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尧姓伊耆氏之后。” 《姓氏考略》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伊耆氏之后,单为耆氏。”望出太原、乐陵。
【源】①帝尧之姓为伊耆,其后有耆氏(7,9,17,24,60)。②西域人姓(17)。 【望】河南(17,418),太原、乐陵(60)。 【布】北京有此姓(92)。 【人】耆域,北周时天竺人,善咒水疗疾(17,24)。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尧姓伊耆氏之后。” 《姓氏考略》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伊耆氏之后,单为耆氏。”望出太原、乐陵。
读音:sì lì【源】 代北姓。当系俟力伐氏之省字(70)。后改为鲍氏(12,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鲍氏”。《姓氏词典》据《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 “北
读音:Yángyī【综】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杨依氏(256)。
读音:Huìyǎ【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族之后(8,17,62)。卫灵公之子虺,生灶,字子雅,为会庌氏(7,12,60)。必子雅父子食采于会庌,以邑为氏(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
读音:Yǐchuān《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唐有矣川罗识。”未详其他。
读音:Jīn《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hóu【综】 源出不详。台湾新竹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此姓为吴川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于古籍。
读音:Hà’ěrhasī【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五立纳之妻为哈尔哈思氏(260)。
读音:Kā′ěrhāchuò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喀尔哈绰特氏(259,260)。
读音:Tái【源】 ①炎帝姜姓有骀氏之后,见《姓考》(17,62)。②黄帝之子少昊氏裔孙台骀之后(15,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出自少昊氏台骀之后。”骀、臺(台)同源
读音:Tá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