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āo

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子姓。春秋时宋乐叔有功,封于萧,为附庸国,后国灭,子孙因以为姓氏。二是源于嬴姓,为伯益后裔。伯益后裔孟亏,受封于萧,后人以萧为姓氏。三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契丹族中萧姓众多。

萧姓发源于今山东。自战国以来世代居住于丰沛间。西汉之初在长安定居,后在兰陵形成望族。西晋,萧氏南迁,后相继建立齐梁两朝,萧姓在南方显赫一时。隋唐时期,萧氏活动区域主要在今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宋元时,契丹萧氏融入。明清时期,萧氏子孙遍布全国各地。

萧姓历史人物有萧何,汉朝政治家,秦末随刘邦起义,他知人善任,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功不可没,后因功被封为侯。刘邦任用韩信和后来的吕后诱杀韩信,据说都与萧何有关,所以流传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萧衍,南朝齐时著名大将,后废齐称帝,建立梁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萧统,南朝梁著名的文学家,梁武帝之子。遍读儒家经典,长于辞赋,辑《文选》30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萧照,宋代山水画家。擅长山水、人物、松石,墨色浓重而笔力雄健。萧楚女,参加过武昌起义,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被逮捕杀害。

萧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九十九位。


宋微子之后,支孙封于萧,萧叔大心子孙有功,因邑命氏焉。代居丰沛,至不疑为楚春申君客。(见《元和姓纂》)

宋乐叔以讨南宫万立御说之功,受封于萧,列附庸之国,汉相国萧何即其后。(见《风俗通》)

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汉>萧望之,东海兰陵人,太子太傅。<唐>萧颖士,颍川人,诗人。<元>萧月潭,淮人,画家。

猜你喜欢

  • 魚孫

    读音:Yúsūn【源】 ①春秋时宋公子目夷,字子鱼,其后以鱼孙为氏(12,15,60)。②春秋时宋大夫鱼石奔楚,其孙留国,因以为鱼孙氏,见《姓苑》(6,11,17)。【人】 鱼孙登,汉时北海相(6)。

  • 勒墨

    读音:Lèmò【综】 傈僳族姓。云南福贡二区之傈僳族自称姓勒墨,因其先原为勒墨人(即白族一支系),后融于傈僳族(101)。

  • 读音:Lián连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后代遂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遂成连姓。二是以官名为氏,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等官职

  • 遇春

    读音:Yùch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复姓。今北京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如嵇

    读音:Rúj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缓氏。一说后改为绫氏。”《郑通志·氏族略》作“如稽”。

  • 读音:Xiāo【源】①萧氏本殷六族之一,周成王以封伯禽,其后无闻(7,11,17,21,60)。②系自子姓。商王帝乙庶子微子启,周封为宋公,弟仲衍,八世孙戴公,生子衎,字乐父,裔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

  • 读音:Guān【音】 又音鳏(Guān),见《直音》(60,63)。【源】夏王少康居纶(故城在今河南虞城东南),后因以为氏(8,17,60)。【望】辽东(17,418)。【布】四川成都有此姓(91)。

  • 公彧

    读音:Gōngxù【综】 东汉时有公绪恭,山阳人,见《后汉书·党锢传》(7,17,21,60)。一作〔公堵〕(17)。

  • 布自

    读音:Bùzì【综】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居拉木觉果(375)。

  • 孫查

    读音:Sūnchá【综】 清正蓝旗满洲笔帖式萨尔泰之妻为孙查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