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
【源】 蜀之为国,始自人皇。其始蚕丛、柏濩、渔凫,各数百岁,号蜀山氏,见《世本》(60,62)。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见《史记》(11,17,62)。【变】 后改为蜀氏(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世本》、扬雄《蜀记》 注云: “蜀之为国,始自人皇。其始蚕丛、柏濩、鱼凫,各数百岁,号蜀山氏。”
《大戴礼·帝系》载: “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源】 蜀之为国,始自人皇。其始蚕丛、柏濩、渔凫,各数百岁,号蜀山氏,见《世本》(60,62)。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见《史记》(11,17,62)。【变】 后改为蜀氏(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世本》、扬雄《蜀记》 注云: “蜀之为国,始自人皇。其始蚕丛、柏濩、鱼凫,各数百岁,号蜀山氏。”
《大戴礼·帝系》载: “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读音:Wàngzhā’ěr【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亦作〔汪扎尔〕(260)。
读音:shuài【源】 ①系自姬姓。周匡王之少子刘康公之后有率氏(60,62)。②原姓师,避晋景帝司马师之名讳,改为帅氏,帅、率同音,故有率氏,见《姓苑》(15,21,60)。【望】 河南、南阳、范阳
读音:Xīxiāng【源】 春秋时宋大夫西乡错之后,见《世本》及《风俗通》(1,4,7,12,17)。又,西乡为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北涿县西北25里。【人】 西乡曹,周时隐者,见《尸子》(1,4,7)
读音:Bǐdīng【综】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云南丽江有此姓(375)。
读音:Chǐ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据《中国姓氏集》收载,其注称:“极罕见姓。”未道其源。又按: 裭,《汉语大字典》注引 《龙龛手鉴·衣部》称: “‘褫’ 的俗字。”则裭姓当与褫姓同,或
读音:Jiāhǎmǎ【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深堡(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Dù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陶唐氏后裔在西周时建唐国,称唐杜氏。后周成王灭唐,封弟弟虞于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杜伯,子孙居杜城,因以为姓氏。二是杜康之后。相传杜康
读音:gēng【源】 ①春秋时邾娄公(即小邾子)之后(17,60,62)。 ②商王祖庚之后有庚氏,见《姓考》(17)。③春秋时鲁地有庚宗(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庚宗亭),或以地为氏(60,62)。④满族姓
读音:Túbó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清驻防察哈尔蒙古正白旗中有图博特氏(259,260)。〔图博特〕似即图伯特之异译。【人】 图伯特保宁,清蒙古正白旗人,嘉庆中任伊犁将军,武
读音:Shū【源】本作疏,至汉时始分为二姓(62)。 【望】兰陵(17,418),长安(21,60)。 【变】一作〔踈〕(91,418)。 【布】江西弋阳(329)、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