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
读音:Cí
【源】 见《姓苑》(15,21,63)。【布】 台湾台中、高雄(64)、江西丰城(357)、萍乡(371)、湖南湘潭(373)、贵州赤水(442)、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湖北之武昌、山西之榆次、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辞澣。
【源】 见《姓苑》(15,21,63)。【布】 台湾台中、高雄(64)、江西丰城(357)、萍乡(371)、湖南湘潭(373)、贵州赤水(442)、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湖北之武昌、山西之榆次、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辞澣。
读音:kuì与蒯同,今临海有此姓。(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读音:Wéi历史上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国语》: 大夫之后也。”
读音:Jiāmólālái【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粟南庄乡,赛夏族姓,意为“蝉”,归化后,改为潘姓(65)。
读音:Xū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 蓿,当指苜蓿,疑此以草名为姓。)
读音:Wù罕见姓氏。《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òu yú见《姓苑》。
读音:Tǐ/Tii【源】 见《姓苑》(15,21)。
读音:Púgù【源】 唐时部落名,铁勒诸部之一(62),后为回纥外九部之一,在多滥葛(今图拉河北)之东北(17)。贞观中,铁勒九姓大首领率众降,分置瀚海九都督府,以仆骨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
读音:Jìnyún【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之后,见《世本》(91)。②相传黄帝以云纪官,夏官为缙云氏,见《服虔左传注》(60)。后以为氏(17,60)。
读音:Fù【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傈僳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现代北方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