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í

【源】①殷贤人迟任之后,见《姓源》(9,11,60)。②北魏时改尉迟氏为迟氏(44,60)。③系自樊姓。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故亦作樊迟,其后有迟氏,见《姓谱》(17)。④清满洲八旗姓迟佳氏后改为迟氏(180)。今满族姓(344)。⑤蒙古族姓(344)。 【望】太原(17,418)。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5%。尤以黑龙江多此姓。 【人】迟任,上古贤人,殷王盘庚迁都于亳,作诰谕民,引其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21,62)。迟超,东晋时湘东太守(11,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邑,辽宁之大连,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安徽之合肥、泾县,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商贤人迟任之后。望出太原。” ②又引 《魏书·官氏志》 注云: “后魏尉迟氏,后改为迟氏。” 尉迟,乃鲜卑姓,传至今,或改为单字姓迟氏。

汉代有迟昭平; 东晋有迟超; 明代有迟大成,官至御史; 又有迟适,太仆寺丞; 又有迟凤翔,嘉靖进士; 清代有迟维坤,聊城知县。

猜你喜欢

  • 读音:chōng【源】 见《风俗通》(1,7,9)。【变】 一作〔沖〕(7,9,21,24)。【布】 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甘肃武威等地均有此姓。【人】 冲和,汉时博士(1,7,9)

  • 你乃

    读音:Nǐnǎi【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 读音:yù【源】 愈豆氏所改(62)。【布】 河南林县(343)、北京、上海(91)、台湾新竹、台南、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愈植,宋宝庆中知高安县军事(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

  • 读音:Má【综】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山西浑源县水磨町村(62)、台湾台东(68,261)、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等地均 此姓。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姓氏词典》

  • 读音:qiú【源】 ①相传为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60,62)。②一作〔䣇〕,春秋时卫大夫食邑,因氏,见《姓考》(17)。③其先原居卫国裘氏之地,后省衣为求(7,11,17,60)。④本仇

  • 苦魯丁

    读音:Kǔlǔdīng【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苦鲁丁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科尔罗丹〕(24)。元代 “色目人” 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

  • 疊掘

    读音:Diéjué【综】 源出鲜卑,后徙居宛川(242)。《南凉录》作折掘,《广韵》作〔折屈〕(27)。《晋书》载,西秦乞伏乾归,有叠掘河内,率户五千降(242)。

  • 豆陳

    读音:dòuchén【源】 南北朝时敕勒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 薩爾圖克

    读音:Sàěrtú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变】①萨尔图克惠龄,清蒙古正白旗人,乾隆中四川总督,嘉庆中官至川陕总督,后改姓惠(89)。②清蒙古正蓝旗中有萨尔都克氏(259)

  • 憍陈如

    读音:qiáo chén rú憍陈如,本天竺婆罗门,晋末为扶南国王,其子闍黎邪跋遂以憍陈如为号,因姓氏焉。(见《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