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
古郸国,即亳之鹿邑。《汉功臣表》中周应封郸侯,即其地,后因氏。(见《路史》)
古郸国,即亳之鹿邑。《汉功臣表》中周应封郸侯,即其地,后因氏。(见《路史》)
读音:C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云南凤庆(旧名顺宁)(241)、台湾澎湖(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新编
读音:Chuán【综】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éitǔ【源】 柔仆氏、羸土氏亦帝喾末裔(19,21)。
读音:lí黄帝时明目人离娄之后。(见《路史》)离娄,孟子门人。(见《风俗通》)▲〈汉〉离班,慕容云之幸臣。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河北之蔚县、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或作 “離”,今统统简作
读音:Dìsā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姓谱》云: “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 (按:癸,或作“登”。)亦以次为氏,出田氏。参见“第”条。
读音:lì【源】 春秋时鲁国贤人立如子之后(7,60)。【望】 东鲁(17,60,418)。【布】 浙江余姚(389)、山东沂水(332)、上海嘉定(351)、台湾高雄、苗栗(64,68,261)、北
读音:Wēng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昂吉岱”,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Sīxīng【综】 春秋时宋国有司星子韦,见《左传》(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改,未详其源。
读音:Bàixiàlì【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拜夏利氏(256)。
读音:Wūluòlá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元和姓纂》 注云: “此姓后改为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