鄵
【源】 鄵侯国在慈州,即郑伯卒处(故城在今河南新郑、鲁山之间),以国为氏(17)。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 ‘操’去声。《姓纂》: ‘鄵姓,以邑为氏。’”鄵,邑名,春秋时属郑,或云其地在今河南新郑县至鲁山县之间。《姓氏词典》音cáo;今从《汉语大字典》。
一音sāo,亦为姓。
【源】 鄵侯国在慈州,即郑伯卒处(故城在今河南新郑、鲁山之间),以国为氏(17)。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 ‘操’去声。《姓纂》: ‘鄵姓,以邑为氏。’”鄵,邑名,春秋时属郑,或云其地在今河南新郑县至鲁山县之间。《姓氏词典》音cáo;今从《汉语大字典》。
一音sāo,亦为姓。
读音:Jūjiū【源】 少昊之官,司马者也(15,63)。
读音:Bìlā【综】 赫哲族姓。亦作〔毕日达奇〕、〔毕拉达克〕、〔毕拉抗卡〕。汉姓为毕(186,187)。【变】 清满洲八旗姓必喇氏亦译作毕拉(181)。疑赫哲族毕拉氏出自必喇氏。少数民族姓氏。满族、
读音:Āshè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Zá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罕见姓。”
读音:ěr mián西魏赐段永昌为尔绵氏,后改为绵氏。(见《魏书》)
读音:Wēi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舜将三苗族人迁徙到三危山(甘肃省敦煌东)一带居住,后裔遂以地名为姓。二是出自黄氏改姓。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他改姓危后,其后人亦称危氏。
读音:Ākèzhā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哈达、叶赫、苏完等地(23,63,180,260)。源出金时阿典部,系以部为氏,至清时改译为阿克占(23)。【变】 后改为雷氏(180)。
读音:Zhài【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沈阳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ù【源】 见《姓苑》(15,21,60)。【人】 欲广城,元时寨社人,成宗时官至元帅府左辅监军,领兵镇守亳州(15,21,24)。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据《姓苑》收载,未详其源。唐代有欲谷
读音:Péi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东古村(23,63,180,260)。【变】 后改为裴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东古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