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iú

【源】镏即留,春秋时郑邑,后为周大夫刘子采地,古时留、刘字通,其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里之刘聚,以地为氏(60,62)。镏乃刘之讹字(60)。书传无镏字,疑即刘氏刀屈曲为之(24)。【变】本作〔〕。【布】浙江宁波、江苏丹徒(417)、台湾台中、台北(64,68,261)、安徽桐城(62)等地均有此姓。【人】镏文谟,宋时修职郎,监潭州南岳庙(15,21)。镏涣,明时居浙江山阴,元至正间荐为三茅书院山长,子绩,孙师邵,皆以文学高于世,世称为三镏(6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监利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与 ‘留’ 通。《诗》 ‘彼留子嗟’,《毛传》 云: ‘留,大夫氏。’ 留,盖大夫采邑,因氏焉。”② “一说: 镏乃劉 (刘) 之讹字。”徐锴云: “书传无 ‘镏’ 字,疑即刘氏,‘刀’ 屈曲为之。” 钮树玉 《说文解字·校录·毛诗稽古编》 云: “徐锴以为镏即劉 (刘),当是也。通作留,周大夫采地。因氏焉。” 留、镏、劉 (刘)当同源。

宋代有镏文谟,修职郎; 明代有镏泰、镏师邵、镏绩,祖孙三代皆以文学闻名,世称“三镏”。

猜你喜欢

  • 努赫理

    读音:Nǔhèlǐ【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得喜纳之妻为努赫理氏(260)。

  • 納魯丁

    读音:Nàlǔdīng《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称: “元有纳鲁丁·赤思。”未详其他。

  • 读音:Shū舒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周代有舒国,为楚所灭,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称舒姓。二是源于己姓,以邑名为姓。春秋时莒国有寿舒一地,莒国被齐灭亡后,居于寿舒的国民有的以舒

  • 读音:Qí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上海嘉定(351)、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新编千家姓》 亦收,未详其源。

  • 白齊特

    读音:Báiqítè【综】 清镶红旗蒙古领催萨穆哈之妻为白齐特氏(260)。又,清正白旗蒙古护军四十六之妻为柏起特氏(260),〔柏起特〕似即白齐特之异译。

  • 读音:Lǔ鲁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于鲁,后鲁国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氏。鲜卑族中也有以鲁为姓者。古鲁国,包括现在山东西南部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秦

  • 读音:dǎn【源】 系自姬姓。古公亶父之后(60)。古公亶父乃周之始祖后稷之曾孙,即周太王,初居邠,后迁于岐山之下,始改国号曰周,武王追尊为文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为亶父,其后为亶氏(9)。【望】 河南(

  • 阿里拉爾

    读音:E-lǐlā'ěr【综】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阿里拉尔氏(259)。

  • 都瓦爾佳

    读音:Dūwǎěrjiā【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秦集堡(一作章集堡)(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章集堡地方(按:此据《清通志·氏族略》;刘庆华《满族姓氏录》作“奉集堡”,并称

  • 要悅逸

    读音:Yāoyuèyì【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