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ǔ sūn贾孙氏之后,讹为古孙氏,音亦随变。(见《姓苑》)古孙氏,姬姓,王孙贾之后,亦随音改为古孙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系为氏》)
读音:Wā【源】 见《集韵》(86)。女娲氏之后有娲氏(7,9,12,60)。【望】宛丘(418),苑邱(17)。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女娲氏之后。”且云: 女娲,“古天子
读音:Nǎibù【源】 彝族姓(375)。
读音:Mā【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北(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傈僳族姓氏。此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又,《中国姓氏辞典》据菲律宾《菲华日报》注称:
读音:Yùlǘ【源】 春秋时吴王支庶食采于郁闾,因氏,见《姓考》(17,62)和《路史》(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吴后有郁闾氏。”此当系出姬姓。
读音:Wùluó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乌罗岱”。
读音:tū dì【综】 唐时北狄靺鞨酋长突地稽降唐,赐姓李氏,见《唐书》(60,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唐书》注云: “北狄靺鞨酋长有突地稽,降唐,赐姓李。”靺鞨,
读音:jiǔ qiè【综】 唐时有久且洛生,为廓州(故治在今青海化隆西)刺史,贞观三年破羌人拓跋赤辞,见《唐书·党项传》(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
读音:Bēimí《姓氏词典》 引 《三国志·魏志》 收载,其注云: “三国时魏有卑弥·弓呼。”未详其源。
读音:Qūpī《姓氏词典》 引 《楷书新编百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