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诗词古文>如梦令·元旦原文和赏析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ài)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宁化、清流、归化三县城,道路险狭,密林深暗,青苔光滑。今天我们又去哪儿?到山下啦,到山下啦,风卷着红旗如幅幅图画。
如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仄韵。该篇守谱押用一部仄韵。元旦:这里指阴历正月初一(这年阳历一月三十日)。宁化、清流、归化:皆福建西部县名。其中归化曾改名明溪县。路隘:道路险狭。武夷山:武夷北接仙霞岭,南望九连山,中分赣江、闽江,居江西、福建交界。风展红旗如画:是悬想红军抵达武夷山时的情景。

原文赏析

全词六句33字,采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地记录了红军长途行军的路线、方向和目的。表达了红军进军途中的欢快情绪以及词人看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而产生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豪迈胸襟之情。

第一、二句写红军战略转沿途艰难进军的景。开头连用三个地名,点明福建省西部的三个县,说明这次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途经的一些地方。从这几个地方看,行军从古田北向至宁化,再折向东至清流,右转向东北至归化,路线还是迂回曲折的。接着描写沿途的道路是那么狭窄、险要、阻滞,森林繁茂,荆棘丛生,到处阴暗潮湿,青苔满布,前进十分困难。红军经过这些地方向武夷山进军,困难非常多,但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所谓“会剿”,甩掉敌人,尽快取得战略转移的胜利,才决定要走这样一条敌人预料不到的、比较艰难的路。

第三、四句写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和目标。两个句子,一问一答,说明一直向着武夷山前进,要进军武夷山脚下。“直指”一词写出红军勇往直前的雄姿和气势。“武夷山下”点名进军初步要到达目的地。问句突出红军在“古田会议”之后崭新的精神面貌,使人精神一振;答句目标明确,铿锵有力。

第五、六句写红军到达目的地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的情景。“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词人在众多景物中,单选取了红旗,风展红旗,明媚如画,这一方面是直接上文而来;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斗争的火热场面,既是真实之景,同时也是理想之象,让人仿佛看到红军进军途中的欢快情绪,看到日益发展、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也可感受到词人的坚定信念和豪迈胸襟。词作语言简洁生动,明白晓畅,词人避繁趋易,有意地选择平实的语句,彻底摆脱传统词供人浅斟低唱,有时甚至语僻难晓的境地。更让人称奇的是,全篇未用一个典故,词语明白如口语,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工农大众,听了也容易明白,从而深受鼓舞,力量倍增。

整篇词虽明白如话,然也精于锻字炼句,词人将推敲之迹隐藏在平实的语言表象下,极炼如不炼,看似寻常,细品方见奇功。如“路隘林深苔滑”一句,尽显行军途中的实际困难,也象征着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时也透露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豪情。对于所选事物“路”、“林”、“苔”,均以一字“隘”、“深”、“滑”点出其特征,概括精当,且所用字也并非深奥险僻,而是通俗常见,却又准确之至,从这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对语言的精心推敲。另外这数种物象之间,并无词连接,只是单独并置,却又浑然融为一体。

王传飞.《政工学刊》.大连:海军政治部委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3年11期:红旗如画动诗情——读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

李晓琳、唐名刚.毛泽东诗词鉴赏.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第67~69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宁化、清流、归化三县城,道路险狭,密林深暗,青苔光滑。今天我们又去哪儿?到山下啦,到山下啦,风卷着红旗如幅幅图画。

注释
如梦令: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作《忆仙姿》,其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之句。宋苏轼嫌其名不雅,改为《如梦令》。又有《比梅》、《宴桃源》等称。单调,三十三字,仄韵。该篇守谱押用一部仄韵。
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这里指阴历正月初一(这年阳历一月三十日)。
宁化、清流、归化:皆福建西部县名。其中归化曾改名明溪县。
路隘(ài):道路险狭。
武夷山:武夷北接仙霞岭,南望九连山,中分赣江、闽江,居江西、福建交界。相传古神人武夷君居此,故有武夷之名。
风展红旗如画:是悬想红军抵达武夷山时的情景。

王传飞.《政工学刊》.大连:海军政治部委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3年11期:红旗如画动诗情——读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

创作背景

为了粉碎国民党的阴谋企图,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分头向江西方向进军。1930年元旦春节期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分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以东的古田、宁化、清流、归化等地,越过武夷山到江西去。在这次行军途中,毛泽东以“元旦”为题写下了这首小词,以此来描述这次进军的情景。

李晓琳、唐名刚.毛泽东诗词鉴赏.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第67~69页

赏析

全词六句33字,采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地记录了红军长途行军的路线、方向和目的。表达了红军进军途中的欢快情绪以及词人看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而产生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豪迈胸襟之情。

第一、二句写红军战略转沿途艰难进军的景。开头连用三个地名,点明福建省西部的三个县,说明这次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途经的一些地方。从这几个地方看,行军从古田北向至宁化,再折向东至清流,右转向东北至归化,路线还是迂回曲折的。接着描写沿途的道路是那么狭窄、险要、阻滞,森林繁茂,荆棘丛生,到处阴暗潮湿,青苔满布,前进十分困难。红军经过这些地方向武夷山进军,困难非常多,但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所谓“会剿”,甩掉敌人,尽快取得战略转移的胜利,才决定要走这样一条敌人预料不到的、比较艰难的路。

第三、四句写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和目标。两个句子,一问一答,说明一直向着武夷山前进,要进军武夷山脚下。“直指”一词写出红军勇往直前的雄姿和气势。“武夷山下”点名进军初步要到达目的地。问句突出红军在“古田会议”之后崭新的精神面貌,使人精神一振;答句目标明确,铿锵有力。

第五、六句写红军到达目的地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的情景。“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词人在众多景物中,单选取了红旗,风展红旗,明媚如画,这一方面是直接上文而来;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斗争的火热场面,既是真实之景,同时也是理想之象,让人仿佛看到红军进军途中的欢快情绪,看到日益发展、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也可感受到词人的坚定信念和豪迈胸襟。词作语言简洁生动,明白晓畅,词人避繁趋易,有意地选择平实的语句,彻底摆脱传统词供人浅斟低唱,有时甚至语僻难晓的境地。更让人称奇的是,全篇未用一个典故,词语明白如口语,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工农大众,听了也容易明白,从而深受鼓舞,力量倍增。

整篇词虽明白如话,然也精于锻字炼句,词人将推敲之迹隐藏在平实的语言表象下,极炼如不炼,看似寻常,细品方见奇功。如“路隘林深苔滑”一句,尽显行军途中的实际困难,也象征着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时也透露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豪情。对于所选事物“路”、“林”、“苔”,均以一字“隘”、“深”、“滑”点出其特征,概括精当,且所用字也并非深奥险僻,而是通俗常见,却又准确之至,从这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对语言的精心推敲。另外这数种物象之间,并无词连接,只是单独并置,却又浑然融为一体。

李晓琳、唐名刚.毛泽东诗词鉴赏.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第67~69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