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上的今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逝世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逝世

在834年前的今天,1190年6月10日(农历1190年5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逝世。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约1122年—1190年6月10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意大利国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皇帝康拉德三世的侄子。

敌人逼你,你没有一次用自己的力量消灭枷锁……于是就把法兰克人召来;简直是在祈求,那里还有什么荣誉——腓特烈一世讥讽罗马人;你必须为其他人作出榜样,使动摇的帝国通过你而得到康复——腓特烈一世劝说"狮子"亨利参加远征;正义的维护者,法律的爱好者——同时代人对腓特烈一世的评价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德意志内部为了争夺国王的位置,连年厮杀不休,而国王与教皇之间为了争夺主教叙任权等权力,也斗了数百年难见分晓。这是一个尚武的时代,而他正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尚武帝王,一生醉心于金戈铁马的生活。

他的正式称谓是霍亨斯陶芬的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绰号为红胡子,因为他有一脸鲜红色的胡子。但在意大利人看来,此绰号的含义是这个入侵者在意大利残杀无辜,意大利人的鲜血染红了他的胡子,在意大利语中,红胡子的译音为巴巴多萨。因此,他也常被称为巴巴多萨。他是希特勒最崇拜的人物,希特勒将他入侵苏联的计划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他的父亲、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1138年凭借武力加政治手段当选为德意志国王,他的母亲是韦尔夫家族的成员。在这个时代,德意志王侯中以霍亨斯陶芬和韦尔夫家族的势力最为强大,融合了两家血统的腓特烈就成为德意志最灼手可热的人物。1147年父亲去世,他继任士瓦本公爵,1152年3月,当选为德意志国王。

自奥托大帝开始,每个德意志国王要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都必须亲自进军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但当时教权和王权的争夺非常激烈,集中体现在主教叙任权的争夺上。他的前辈亨利四世曾因与教皇的纷争被开除教籍,为了恢复教籍,他跪在卡诺莎城堡的雪地中三天三夜向教皇哀求,才得以恢复教籍,但当他收拾好旧河山之后又重新进军罗马,罢黜了教皇,报了旧仇。红胡子腓特烈也许已经认识到了他与教皇的纷争不可避免,为了巩固后方,他于1150年让实力雄厚的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放手侵占易北河以东的斯拉夫人土地,并给予其主教任命权,还把巴伐利亚领地归还于给他,条件是他必须在军事上给予支援。1156年,又将类似权力给予奥地利边地侯巴奔堡家族,并晋升其为公爵,奥地利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就发端于此。

稳固了后方之后,红胡子开始寻求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3年发动了第一次远征意大利。在进军途中,他接到了教皇尤金三世的求救信,原来是教士阿诺德领导人民夺取了城市政权,选举了罗马元老院成员和执政官,主张教会放弃领地过使徒的简朴生活。这真是天赐的机会,腓特烈加速进军镇压了这次起义,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城。

但新任教皇哈德良四世是个不懂变通的倔老头,他在为腓特烈加冕时,坚持要腓特烈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激怒了腓特烈,结果使庆典会场变成了战场,近千人被杀。但不管如何狼狈,腓特烈已通过加冕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在他之前的德皇,一直只称为"罗马帝国皇帝",从他开始又冠上"神圣"二字)。

此后,腓特烈开始致力于控制意大利各城邦。意大利是当时沟通西欧和东方的拜占廷、阿拉伯的媒介,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另一方面,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各城邦各自为政,这种情况无疑容易刺激侵略者的野心。1154年,腓特烈曾召开隆卡利亚会议,重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意大利拥有主权,包括任命官员、征收税收等权力。但腓特烈每年从意大利掠取了大量财富(远超过在德意志的收入),引起了北意大利城邦的不满,便组织起以米兰为首的反德皇的城邦集团。

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红胡子的意大利战争无疑属于侵略行为,但当时德国和意大利民族国家尚未形成,"神圣罗马帝国"界限未清,腓特烈并不认为自己是侵略者,相反认为自己是在镇压统治下的反叛势力。

于是,红胡子腓特烈于1158年和1160年两次进军意大利,分别被称为他的第二次、第三次意大利战役,均获得胜利,迫使北意大利城邦同盟屈服,但后一次进行得异常艰苦,新任教 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入到他的敌对阵营,宣布将他革出教门(绝罚)。经过两年的围攻才拿下了米兰。红胡子无情地摧毁了米兰城,并宣布亚历山大三世为伪教皇。

腓特烈对意大利的暴行引起越来越多的反对者。1167年,意大利各主要城邦(包括威尼斯、维罗纳等)组成"伦巴第同盟",共同支持米兰反对腓特烈,并取得了教皇和拜占廷帝国的支持。同年,腓特烈发动第四次意大利战役,一开始进展顺利,攻占罗马,教皇仓皇出逃,腓特烈在罗马第二次加冕为皇帝。但北意大利城邦市民奋起反抗,加上瘟疫流行,腓特烈军中死了两千多骑士,腓特烈身陷重围,被迫化装成一个农民狼狈逃脱。腓特烈在意大利第一次惨遭败绩。

心有不甘的腓特烈于1174年第五次入侵意大利,北意大利各城邦严阵以待,加入"伦巴第同盟"的城市增加到22个(意大利各城邦之间以及它们与教皇之间如此团结还是第一次,由此也可见腓特烈的影响),一开始试图以和谈解决,但伦巴第同盟要求教皇参加和谈遭到腓特烈反对。1176年,双方会战于米兰附近的林雅诺,这是中世纪有名的战役之一。腓特烈大军歼灭性的打击,本人也身受重伤,不得不投降。

1177年,腓特烈被迫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签订威尼斯和约,归还教产,同时承诺不再干涉教皇国的内部事务,还跪在亚历山大三世的脚下吻他的脚。1183年,与伦巴第同盟签订康斯坦茨和约,腓特烈归还了一切掠夺的土地,放弃在各城市任命自己官吏的权利,,废除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腓特烈保留了形式上的最高任职权,并规定伦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时必须接待和配合,算是保留了一点脸面。

腓特烈发动的意大利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但他1186年第六次南下意大利却取得了另一种形式的胜利。这一次,他到米兰为他的儿子(后来的亨利六世)与西西里王国女继承人康斯坦丝举行婚礼,并让新任教皇乌尔邦三世为新婚夫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王后,实际上为他的后继者控制意大利埋下了伏笔。

红胡子腓特烈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意大利,使德意志各诸侯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如前所述,他给予了"狮子"亨利等邦君以诸多特权,他在位时期也是德国由君主专制向封建制转化的一个关键时期。不过,后来"狮子"亨利因为没有尽到配合腓特烈入侵意大利的义务,被腓特烈没收领地,并被迫流亡英国。在这方面,腓特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并没有长远的一贯的策略。

腓特烈据说和蔼可亲、体魄和才智均过人。他不知疲倦的兵戎生活使他成为德国军国主义者眼中的英雄,但在意大利人眼中,他显然是个恶魔。1159年攻打克里马城时,竟以50名克里马成的儿童作为前驱抵挡矢石,此举大大损害了他的英雄形象。不过,1189年,当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攻陷基督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时,他号召欧洲国家进行十字军东征,并以67岁高龄亲自率军远征,使他第一次成为全欧洲人眼中的英雄。但当他在征途中渡过一条叫萨勒夫的小河时溺水身亡。一代战神竟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一生,以致许多德意志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传说他只是在某个地方休息,还会回到他的祖国。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与比他稍晚的英国狮心王理查颇为相似,都是一生征战,而其他方面的成就颇少。但由于腓特烈在位时间较长,而且他的征战使德、意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在本榜中的排名显然要在狮心王之上。

点评:以后人的角度来看,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一次次进攻并不能因此建立起长久的统治,但因此而导致的德意志的统治力量被诸侯所分散,则为后来更多的冲突埋下伏笔,这显然是很不划算的。实际上,这正是德意志国王在享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荣耀的同时,为这个虚构的帝国所承担的义务。理想中的帝国损害到现实中的政治利益,这是典型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