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上的今天>杜月笙举办宗祠落成典礼 大摆排场

杜月笙举办宗祠落成典礼 大摆排场

在93年前的今天,1931年6月9日(农历1931年4月24日),杜月笙举办宗祠落成典礼 大摆排场。

杜祠门前搭建的牌楼

1930年初,杜月笙在高桥家乡(今高东乡沈家弄杜家花园)破土兴建祠堂,于1931年5月落成。祠堂的房屋是五开间三进,第三进为正厅,第二进为供奉杜氏列宗“神主”牌位之所。大门前则雄踞着两只石狮子。

1931年6月9-10日,杜月笙举办宗祠落成典礼,在上海滩轰动一时。“海上闻人”杜月笙祖居上海浦东高桥,发迹之后,特修建祠堂一座,以示光宗耀祖。整个建筑宽敞典雅,气势恢宏。又请风水先生选定6月10日为奉“主”入祠的吉日。全国各地送来的匾额、对联、贺词、礼品堆积如山,全上海的大、中旅馆,几乎住满了各地贺客。9日举行“送主”渡江的盛大游行。杜月笙组织了一支精彩的仪仗队,由几十面两丈见方的国民党党旗和“杜”字大旗开路。长长的队伍以蒋介石的“孝思不匮”匾额打头,颂词殿后。

1931年6月初举行杜祠落成典礼,这件事惊动了朝野要人、社会名流和租界里的外国官商。蒋介石除以总司令名义,送一方“孝思不匮”的大匾额外,还以“主席”的名义送了一幅祝词,并派参军杨虎为代表,到场宣读颂词。朝野显要送匾额的不少。于右任送的匾额亲题了“源远流长”,张学良送的是“见义勇为”,吴佩孚送了“武库世家”金匾,吹捧杜月笙是晋朝名将杜预的后裔,段祺瑞和当时的班禅喇嘛,也都送了匾额。

整个仪仗队不下五六千人,声势浩大,热闹异常。10日,举行奉主入祠典礼,国民政府代表、政界要人、工商界巨子、帮会头子、各界头面人物及外国使节等共1万多人参加,场面盛大。奉主大典甫一结束,余兴即告开场。杜月笙特意邀请南北京剧界名角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前来会演。

南京、上海的党、政、军、绅、商要人,不少参加了这个典礼,恭送神主入祠。远在边陲的新疆主席金树仁也赶来参加。外国人中,有法租界的总领事、领事,法捕房总巡,日本总领事,还有驻在上海的日军司令板西。当时主持庆典筹备工作的有总务主任虞洽卿、黄金荣,剧务主任张啸林,卫生主任王晓籁、庞京周,招待主任袁履登等。据1931年6月10日的上海报载:9日上午7时起,法租界嵩山路、华格臬路一带,到处是各种仪仗,大旗飘扬,金牌林立。9时,6支仪仗队从“杜公馆”出发,南行经李梅路转至恺自迩路(今金陵中路)东行,折至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向南行至老西门,由小东门大街直至金利源码头。然后登上特备的十几艘汽轮直驶高桥。登岸后一路汽车、人力车相接,爆竹声轰鸣不绝,码头上搭有高大的牌楼。仪仗队伍长达数里,其中有法租界政治部全体人员,公共租界英籍马队巡捕,法租界的法捕、华捕、越捕及工部局军乐队。还有上海警备司令部、公安局乐队,各慈善团体,驻沪海军乐队。报上还特别点出,中国的武装军警,是从来不许通过租界的,那天却整队整队、全副武装,鱼贯而过。据说:这是上海开埠百年来,上海人从未见过的一次“大出丧”。

杜祠门前,搭着五层楼高的彩色牌楼,祠堂四周,搭盖起100多间高大的席棚,可摆设席面200余桌。据报载,九日那天,来宾逾万人,分3次开席,尚有多人未能入席。一共庆祝了3天。最轰动全国的是3天中日夜开演了6台堂会戏,演的全是京剧。当时,正是京剧的黄金时代,“四大名旦”、“四大坤旦”,老生各个流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如马连良、谭富英、言菊朋等都被邀请来了,加上上海的名演员和名票友,3天6台戏,几乎全是“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