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上的今天>瑞典《每新闻》报道1986年诺贝尔医学奖评选内幕

瑞典《每新闻》报道1986年诺贝尔医学奖评选内幕

在30年前的今天,1995年9月7日(农历1995年8月13日),瑞典《每新闻》报道1986年诺贝尔医学奖评选内幕。

瑞典《每日新闻》在连续刊登了4天有关1986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内幕的报道后,于9月7日暂告一段落。这些整版整版的报道不仅仅揭示了意大利FIDIA公司与诺贝尔奖评委之间的关系,更把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摆在了读者面前:怎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评选的公正性?事情的起因是去年意大利国家医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因涉嫌受贿被传讯,他透露了FIDIA公司与意大利生物化学家里塔·莱维-蒙塔尔奇尼获得1986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之间的关系。

采写这些报道的记者安德森说,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掌握了这些材料:FIDIA公司在1983年确定全力支持蒙获取诺贝尔奖。“公司投入了大笔资金。在公司编织的关系网中,一个个瑞典教授对FIDIA公司及其主要产品的看法产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报道引瑞典卡罗林医学院诺贝尔委员会成员赫克费尔特与FIDIA的关系为例。1981年,赫被选为诺贝尔委员会成员。次年,FIDIA公司给他在美国的帐户上寄了5000美元,作为对他在哥德堡举行讨论会的赞助。1985年,该公司邀赫去马德里参加研讨会,赫答应后又为夫人索要了一张机票。1986年5月,赫夫妇再次去马德里,费用全由FIDIA公司支付。赫回瑞后即参加了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他是委员会中唯一一位与蒙专业相同的成员。6月,赫获得FIDIA公司颁发的古尔基奖(2000美元)。9月,诺贝尔委员会确定蒙为获奖者之一。10月,赫主持了该公司为蒙召开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两天后,诺贝尔委员会公开宣布蒙获奖。1987年赫出现在该公司的一部广告片中。1992年,赫成为该公司在美国设立的研究所的顾问。

那么,FIDIA公司得到了什么好处呢?80年代初的FIDIA公司资金还算雄厚,但基础未必牢固,关键是新药打不开市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种名为CRGASSIAL的药。此药尚未经过临床实验,原本是想用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但在意大利注册时却成了治疗腰背疼痛等疾病的药物。FIDIA公司的老板看到,蒙在50年代发现的神经生长因子(NGF)与此药有一定关系。他们希望通过加强与瑞典卡罗林医学院那些掌握评奖大权的人物的关系,推动蒙获奖,进而扩大这种药物的销售,1986年,蒙获奖后,新药果然打开了市场,该公司的销售额在80年代下半叶翻了一番。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种药物的疗效产生了怀疑。此药早就停销。后来隆德大学医学院的一位专家查阅了有关文献,说从1992年时一些欧洲国家就开始停止销售这种药。1994年意大利的医学专家对此药再次作了动物实验,认定其无效。此药在意大利市场上很快就消失了。FIDIA公司的“神话”就此破灭。公司破产,只好交给国家监管。而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却受到了贿赂的指控。

从有关的报道看,蒙塔尔奇尼至今仍坚持认为,以研究成果而论,获诺贝尔奖她当之无愧。但她承认她与FIDIA公司负责人关系密切。卡罗林医学院的诺贝尔委员会也在近日连续发表了3份新闻稿,拒绝承认1986年的评奖与FIDIA公司的活动有任何联系。但证实了赫克费尔特教授曾担任过FIDIA公司在美国设立的研究所的顾问。还证实了他曾获得过该公司颁发的古尔基奖,但却没有提及赫与夫人1986年的西班牙之行,在《每日新闻》的报道中,有两个人对此事的评论引人注意。一位是前诺贝尔基金会常务理事拉麦尔。他说。在自然科学的诺贝尔诸奖中,生理与医学奖与商业的关系最为接近,一个新的发现或新的成果也许就意味着一种新药的出现,对医药公司来说就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因此,医药公司热衷于推举某人获奖出就不足为怪了。另一位是瑞典反贿赂专家卡斯。他说,像诺贝尔奖这样重要的大奖,应该给评奖者明确划定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显然,赫这样作使自己在评奖时处于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地步。

写这些报道的安德森被问及上述二人的看法时,据说他只想说明两点:第一,他只是把他掌握的有关材料公布于众,由于评奖过程完全保密,他不可能得到更多的证明;第二,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保证诺贝尔奖的公正性。像生理与医学奖的这个委员会,成员都来自同一个医学院,相互之间又非常了解,很多人又是长期担任成员,评选过程又十分秘密。怎样才能保证不出现腐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