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上的今天>伦敦毒雾事件

伦敦毒雾事件

在73年前的今天,1952年12月5日(农历1952年10月19日),伦敦毒雾事件。

上世纪中期,伦敦连警察和宠物在街上都戴起了口罩

1952年12月5日的毒雾事件是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时刻之一,那场毒雾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无数伦敦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十二次严重的烟雾事件。直到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从伦敦销声匿迹。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司机甚至需要人坐在引擎盖上指引才能开车,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数以千计的居民感到了胸闷窒息,并伴有咳嗽、喉痛、心慌、呕吐等症状。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幸存者的生活也在这次灾变中变了样。成千上万的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病、肺炎、肺癌等各种疾病。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直至12月10日,强劲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恐怖烟雾。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在逆温层天气下的不断积累发酵。可悲的是,此后的1956-1962年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12次的严重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发展公共交通,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才摘掉了“雾都”的帽子。但60年前的这一事件仍然骇人听闻,也时刻提醒那些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烟雾事件让伦敦警醒。

大雾笼罩伦敦,早高峰期,街上交通接近瘫痪。

上世纪中期,伦敦连警察和宠物在街上都戴起了口罩

上世纪中期,伦敦连警察和宠物在街上都戴起了口罩

一对恋人,一次有“创意”的约会

是雾还是霾呢?

雾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没有必然的联系;霾则是颗粒物污染导致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空气湿度,通常在湿度大于90%时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之间则为雾霾。后来则有人用烟雾这个词来特指由于工业排放的颗粒物和雾共同形成的混合物。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因颗粒物引起的空气污染事件。

漫长的抗霾史

17世纪的日记作家约翰·伊夫林(JohnEvelyn)哀叹伦敦的“恶臭和阴暗”,建议将城里所有制造浓烟的工业设施都搬出去,用散发扑鼻香味的花朵与优雅的树篱环绕伦敦。18世纪,作曲家约瑟夫·海顿发现伦敦的雾霾已经重到“可以将它撒在面包上”。但是直到1830年代,伦敦人口超过200万时,伦敦雾霾才成为著名的地狱般“黄色浓雾”。

以往,伦敦11月初就开始的湿冷冬雾让希思罗机场航班被迫取消,然而遍布伦敦的黄色浓雾(又称“豌豆汤”雾)却是另一番景象,受家庭和工业燃煤烟尘的污染,人们咳出的唾液都是黑色的。成千上万的烟囱制造了城市浓浓的黑烟。到1840年代,“大烟雾”迅速变成“大窒息”,伦敦慢慢地被浓雾环绕。

1853年,《泰晤士报》写道,伦敦雾霾“将人类的咽喉变成病怏怏的烟囱”。1921年,伦敦每立方英寸样本的空气中含有34万煤烟颗粒。1952年著名的“伦敦雾霾事件”,情况严重到原定在沙德勒之井(Sadler'sWells)剧院上演的歌剧《茶花女》被迫取消,因为雾霾渗入了剧院内部,没人能看清舞台。

伦敦毒雾事件

1922年,浓雾中的伦敦。

治霾的困难在于,雾霾不同于污水,不属于重大公共工程项目之列——虽然曾有人建议用管道将新鲜空气从农村输送到伦敦。而政府的监管却出现两难,出台政策禁止燃煤意味着立法者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支柱——“自由市场”和“私人财产”——对立了起来。工厂有权购买最便宜、烟雾最多的煤,居民也有权使用炉火,政府担心得罪强大的实业家,所以任何正确的抗霾立法措施都注定失败。

“雾霾是无形的。”科顿指出,“所以它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雾霾折射出的人性被商业利益所战胜。从伦敦东部贫民区蔓延至全城的惊恐,就像城市良心上的一个污点。因为经常刮西风,所以住在伦敦东边的人要承担更多风险。有钱人纷纷搬家,东部成了下层阶级居住的所在。

尽管1952年出现“杀人大雾”,1.2万民众死亡,政府仍然没有立刻觉醒。保守的房屋部长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Macmillan)仍然对公众的期待多有抱怨,并建议成立委员会:“我们无法做很多,但是我们似乎很忙——现在才成功了一半。”直到1956年,固执的下议员杰拉德·纳巴罗(GeraldNabarro)才努力令《空气清洁法案》得以通过。对此,《经济学人》评价道,这是一本丰富且层次多元的著作,揭露了雾霾的政治含义。

伦敦毒雾事件

1936年伦敦市中心的夜晚。

渗透进文化的“雾霾象征”

当然,雾霾并不仅仅涉及公共健康问题。在插图的帮助下,科顿生动地描述了雾霾带来的一系列混乱——行人摸索前进、交通拥堵、车祸、犯罪和醉酒飙升。此外,她还敏锐地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1870年代出售的防雾护目镜。更为重要的是,雾霾渗透进了英国文化氛围中,影响延续至今。

“伦敦城多雾的一天,”弗雷德·阿斯泰尔在1937年音乐剧《少女落难》中低声吟唱,他若无其事地吸着雪茄,穿过森林,在好莱坞烟雾机的效果下,一半的舞台烟雾缭绕。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歌词也召唤出伦敦的昔日光景,“伸手不见五指,低沉的马蹄声踩在鹅卵石上。”1857年,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对伦敦的油腻天气有着精妙描述:“泥土的幽灵,死去泥土的精神中介”。

小说家从雾霾中看到了各种可能性,文坛大家如查尔斯·狄更斯、亨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及大量迷人却被遗忘的通俗文学,都通过“隐喻的雾”来表达道德、心理和社会解体。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使用雾霭弥漫的形象和隐喻,创造出充满威胁的感觉,逐渐揭示出善良的杰克尔博士的另一个邪恶人格所作出的神秘行为。在生活中,史蒂文斯是个温和的人,毕生都受呼吸道疾病困扰。他说自己深沉的抑郁感“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棕褐的色调”,这也正是邪恶的海德身上披挂的“巧克力色的尸衣”。

伦敦毒雾事件

安娜·麦克斯韦尔·马丁在《荒凉山庄》中的演出。

与他相反,狄更斯陶醉在雾霾之中,赋予它个性。特别是在《荒凉山庄》中,狄更斯把它描述为一种恶毒而滑动着的存在和力量,用雾来象征法律无尽的残酷和复杂所带来的神秘性。在其最后一部完整长篇《我们共同的朋友》中,他用雾来隐喻因金钱欲望导致的道德腐败。

亨利·詹姆斯则为雾霾赋予了社会意义,在他笔下的工人阶级场景中,总是缭绕着阴冷的雾霭。此外,他还用雾作为一种隐喻来探索《一位贵妇的画像》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精神状态。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爱与刘易舍姆》,则透露出雾霾对独居女性的潜在危险。

马克·吐温到烟雾弥漫的伦敦演讲厅演讲“艰苦岁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观众摸索着来到这里,几乎看不见台上的他,他只好缩短了这场不幸的讲演。马克·吐温抱怨这团看不透的黑暗雾霾,这让人们知道,遍布伦敦的黄色浓雾不仅仅是街头才有。

如今任何一部关于“开膛手杰克”的电影,如果没有硫磺雾霾的背景,就不可能完整,尽管开膛手所有凶杀案都发生在晴朗干净的夜晚。荧屏上的福尔摩斯也几乎伴着雾霾,甚至比华生还要形影不离。雾霾让福尔摩斯想象一个谋杀犯是如何悄悄走过浓雾,“如同猛虎走在丛林,只有突袭时才现出身形。”尽管柯南·道尔在这部作品中很少提到雾霾。

“雾都伦敦已不复存在。”科顿最后总结道。但事实上,从她的书却可以窥见完全不同的结论。打开电视,或者阅读一本小说,会发现雾霾已经远不再是伦敦的怪天气,它是英国文化氛围的核心。

延伸阅读:“雾都伦敦已不复存在”——盛夏伦敦

延伸阅读:“雾都伦敦已不复存在”——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

盛夏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