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七疝

七疝

指七种疝病。历代有各种说法:①《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马莳注:“七疝乃五脏疝及狐疝癫疝也。”②《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疝者,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此名七疝也。”③《儒门事亲》卷二:“七疝者何,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癫疝,是谓七疝。”④《医宗必读》卷八:“所谓冲疝、狐疝、疝、厥疝、瘕疝、疝、癃疝,分言七疝之状也。”⑤《素问识》卷七:“简按,七疝,考经文,其目未明显,姑从马、张之意。王永辅《惠济方》以石、血、阴、气、妒、肌疝、癖为七疝,亦未知何据。李中梓《医宗必读》别立七疝之名,分与,误甚。”

猜你喜欢

  • 广温热论

    见广温疫论条。

  • 肘后

    肘部的外缘。《灵枢·论疾诊尺》:“肘后独热者,肩背热。”《类经》卷五:“肘后,外廉也。手太阳之所行,故应于肩背。”

  • 妊娠胁痛

    病证名。见清·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亦名胎前胁痛。多因痰浊瘀阻,或恼怒伤肝,气郁不舒所致。痰浊瘀阻者,痰涎壅盛,胸胁疼痛,治宜祛痰理气,方用二陈汤加减;恼怒伤肝者,烦闷易怒,两胁疼痛,治宜舒肝解郁,

  • 针灸经穴图考

    经脉经穴专书。8卷。黄竹斋编。本书在《类经图翼》一书的基础上,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的古今各家记述进一步予以补充、整理汇编而成。书内附有十四经穴的点穴照片图。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子痈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系生于睾丸的痈。有急慢之分。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气滞血凝所致。多为一侧睾丸肿硬,疼痛剧烈、灼热,阴囊皮肤紧张光亮。治宜清利湿热,疏肝理气。宜龙胆泄肝汤加橘核、荔枝核、川

  • 远近

    指疾病的所在有远近之分。远近是相对而言,如以表里言,则表近里远;以经络脏腑言,则经络为近脏腑为远;以腑与脏言,则腑近而脏远。亦有以上为近,下为远者。《素问·至真要大论》:“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

  • 鸟眼睛豆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老鼠豆之别名,详该条。

  • 童蒙训

    见保赤汇编条。

  • 内伤

    出《素问·疏五过论》①病因之一类。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②病名。指创伤损及肢体深部组织及脏腑、气血的病患。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又名内损。因跌打、坠堕、碰撞

  • 医灯续焰

    脉学著作。21卷。明·王绍隆传,清·潘楫增注。初刊于1652年。潘氏取崔嘉彦《四言举要》(明·李言闻删补改订本)予以注释,注文多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以及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