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妇女从阴道内时时流出有白色粘液,形如胶样的秽物。多因房劳伤肾,心肾不交,肾主水开窍在阴,胞冷肾损故下流淫浊,而小便通利无碍。治宜补肾固涩。方用金锁正元丹、固精丸、锁金丸
见《福建中草药》。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专著,又名《推拿广意》,3卷,清·熊应雄辑,约刊于1676年。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并附推拿手法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推拿疗法;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
证候名。多由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导致脾阳亦虚;亦有脾阳久虚,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充养肾,遂致肾阳亦虚者。症见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或肢体浮肿,甚则腹满膨胀,舌淡胖,苔白滑
儿科著作。5卷。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主要介绍治疗儿科病的临床经验。卷1~3总论儿科病证的诊断、治法,并附歌赋和望诊图;卷4~5记述胎毒、变蒸、惊风等32类疾病的证治。现有《万密斋医书十
手少阳经脉气所行之处。即颞浅动脉。位于耳前陷者中,以手按之,其动应指。耳前动脉处有和髎、耳门等穴。《灵枢·厥病》:“耳鸣,取耳前动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鄠(今陕西户县)人,做过太医令。
古代正骨手术之一。见《伤科补要》卷一。用于粉碎性骨折,骨断端因缺损不能相接。用杨木代骨植于两断端之间,作为桥梁,使之接续生骨愈合的治疗方法。1958年开展中西结合群众运动时,曾用动物试验方法,验证杨木
痧证之一。病处见细白色毛,状如羊毛。《痧症全书》卷中:“羊毛痧,腹胀连背心或腰胯如芒刺痛,用烧酒瓶头泥筛细,和烧酒作团,辊擦痛处,即有细白毛粘团上。”古人用铜钱置病所。以艾火烧钱上,外将瓦罐或竹罐合之
即乳滞、食积的治疗方法。见《幼科类萃》。详调小儿脾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