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东医宝鉴

东医宝鉴

医学全书。23卷。朝鲜·许浚等撰于1611年。作者选摘我国明以前医籍予以分类编纂而成。全书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五类,各类均详分细目,记述了多种病证的症候、病因和治法等内容。其中的汤液篇论述本草,针灸篇则介绍针灸法经络腧穴。本书内容宏富而有条理,在朝鲜医家所撰的汉方医著中最负盛名。解放后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汗疹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痱疮。详该条。

  • 斑蝥灸

    药物发泡灸法之一。用斑蝥末敷贴有关穴位使之发泡的方法。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贴在有关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内,上面再贴一胶布。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关节疼痛

  • 古今医案按选

    书名。4卷。清·王士雄选辑书成于1853年。王氏在俞震编纂的《古今医案按》中选取较好的医案,分类辑录,并加按语,进一步阐明治案中辨证、处方之医理,或评论其不足或错误之处,有助于读者深入体会治案的要领。

  • 笔管癣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

  • 亡阳

    ①阳气失亡,以汗出不止为主症。《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张氏医通·杂门》:“汗出不止,名曰亡阳。以附子理中加黄芪,外用温粉扑之。”参见亡阳症条。②作无阳解。

  • 大叶灰菜

    见《黑龙江中药》。为大叶藜之别名,详该条。

  • 逆调论

    《素问》篇名。逆调,不协调也。本篇主要讨论由于阴阳、营卫之气逆乱失调所形成的内热、里寒、肉烁、骨痹、肉苛诸证,及经脉脏气失调所致的喘息等几种病变。因其言人身之阴阳、荣卫气血不协调之病理变化,故名。

  • 独阴

    ①有阴而无阳。《丹经》:“孤阳不生,独阴不长。”②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张文仲灸法,疗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绿水及元脏气,灸足大指次指内横纹中各一壮。炷如小麦大,下火立愈。”《奇效良方》作奇穴,

  • 寒湿凝滞痛经

    病证名。多因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涉水感寒,寒湿之邪伤及冲任胞宫,血被寒滞,经血下行受阻所致。症见经血色黯有块,血行涩滞不畅,下腹部冷痛或绞痛,得热痛减。治宜温经祛湿,活血止痛。方用当归四逆汤、少腹逐瘀

  • 火癍疮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向火避寒,久炙皮肤,火气入而成疮。”类似火烧疮,治法参见烧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