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即髌骨脱位。详脚膝出臼条。
见黄氏医书八种条。
病名。出《灵枢·五变》。①即消渴病。《儒门事亲》:“消瘅者,众消之总名。”《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参消渴、上消、中消、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泄泻论》。指饮食过多损伤脾胃而致的晨泄。其症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腹皮扛起,痛而欲泄,泄后稍减。脉多沉滑。若为热积,脉沉数;寒积,脉沉紧。治宜消导,用加减保和丸。热积用承气汤,寒积
病名。①即心劳,详见该条。②《慎柔五书》卷四以虫在于心则成心痨,治以雷公丸等。
房室劳伤、感染及孕育过频,伤及冲任二脉所引起的病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与肝、肾、气、血关系密切,二脉损伤则见月经不调、小腹疼痛、腰痠、崩漏、习惯性流产或不孕等。
【介绍】:见程辉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见《本草原始》。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中最高医官之副职,共2人,协助院使主管全院之工作。参见翰林医官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