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思虑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思伤》:“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用一志汤等方。
劳热之一。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脾热,轻重按俱不得,热在不轻不重间,脾主肌肉也。夜尤甚。必兼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可伴面黄,腹胀,肠鸣,泄泻,吐逆,不欲食,
病名。痃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详痃条。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疝。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位于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上1/2中点处。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眩晕,耳鸣,齿痛
病名。即暑泻。《不居集》卷二十一:“暑泄,夏月暴注水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茹令汤、桂苓甘露饮。”详暑泻条。
【生卒】:六至七世纪【介绍】:隋唐时期医学家。籍贯不详。大业中(605~616年)曾任太医侍御,很有名望。撰有《黄帝内经太素》30卷,是注解《内经》最早的医家之一,对后世研究《内经》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见《广西中药志》。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舌下忽高肿起核名舌垫。”宜防风、荆芥、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香附、陈皮、灯心煎服。或参见痰包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银海精微》。又名离廓、离火廓、抱阳廓、胞阳廓。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离属正南,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内眦,大眦也,属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