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救荒本草》。为面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温热类编》卷三:“阳暑,即动暑。”详阳暑条。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阴中时时排气如矢气之状。多因谷气实,胃气下泄;或气血虚、中气下陷所致。谷气实者,兼见大便秘结不通,排出声音响亮,连续不绝,治宜润燥导下,方用膏发煎(猪膏、乱发
即血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详血痢条。
病名。多由肾阴亏损,虚火上尖,薰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痛,睡醒后尤甚。咽生疮而溃烂,其色不鲜,饮食有碍,甚或懒言。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加减。
经外奇穴名。《外台秘要》:“删繁疗转筋,十指筋挛急不得屈伸。灸法:“灸手踝骨上七壮,良。”《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列作奇穴,名手踝。定位在手背腕上髁骨尖上,即桡骨背侧结节之高点处。灸3~7壮。并治牙痛
简称针法或刺法。①指针刺时(包括进针、运针及出针)所使用的各种操作方法。②专指运针时所使用的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与加强针感以及各种针刺补泻的方法。
【介绍】:清代武官。字飞态。关中(陕西)人。根据《本草纲目》中所收载的方药,“类而聚之,群而分之”,编成《方以类聚》50卷。
齿龈红肿如瓣状。常伴有齿龈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秽臭气味。为热毒内攻、胃火炽盛之证(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医案著作。许履和等整理。本书收载评选静香楼医案2卷、评选继志堂医案2卷、评选环溪草堂医案3卷、评选爱庐医案24条。每部医案分列门类,每门有验案数则,每案先录医案原文,后依次为柳宝诒选评、邓养初和孙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