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疽

五疽

五种黄疸的合称。①指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②指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黄汗五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③指黄疸、谷疸、女疸、酒疸、劳疸。《肘后备急方》卷四:“疸病有五种,谓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也。”④指五种黄疸的病因。《本草纲目》卷三:“黄疸有五,皆属热湿。有瘀热脾虚食积瘀血阴黄。”参见黄疸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子瘖(yin 音)

    病名。见王肯堂《胎产证治》。亦名身重瘖哑、哑胎、妊娠不语。指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的一种病症。《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因孕至八、九个月,胎儿长大,阻绝胞中之络脉,胞脉受阻,

  • 常黄连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棒子木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棒棒木,详该条。

  • 口破

    病证名。《外科正宗》卷四:“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显露龟纹,脉虚不渴;此因思烦太甚,多醒少睡,虚火动而发之,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丹皮、肉桂以为引导……。

  • 油肿赤硫丹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 土茵陈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牛至之别名,详该条。

  • 汗下并用

    即汗法与下法并用。是对既有表症,又有里实的治法。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胸膈烦热,大便秘结,苔黄白,脉浮滑数等,用凉膈散以解表清里。

  • 脾为吞

    五脏气逆证中,脾气上逆的症状,出《素问·宣明五气篇》。《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之窍口,故为吞咽之证。”临床多见于脾虚小湿不化患者。

  • 内伤休息痢

    病证名。休息痢类型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由劳心过度,饮食伤损,脾肾相传所致。详休息痢条。

  • 群经见智录

    医论著作。3卷。恽铁樵撰。卷1首论《内经》之发源、成书、读法及总提纲;次述易理、太极、《内经》与《易经》、五行、四时及甲子;卷2为扁鹊、仓公医案及仲景《伤寒论》之研究等;卷3系对余云岫《灵素商兑》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