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的生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互相协调,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相济;互相失调称不济。参见水火不济、心肾不交、水亏火旺各条。
【介绍】:明代医家。福建人。好学不倦,以医术闻名,卒年八十三岁。著有《济世良方》,已佚。
书名。1卷,附《续信验方》1卷。清·卢荫长辑。刊于1804年。二书共收载临床各科民间验方和成方约200余首。文字简要,选方颇多可取。
证名。同语。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素问·热论》称谵言。指阳明实热或温邪入于营血,热邪扰及神明时,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重症。实证为多。见于伤寒阳明腑证、蓄血证、热入心包等。治宜泻热清心
见《中药制剂手册》。大青叶、板蓝根各3公斤,草河车、连翘各1.5公斤。用煮提法提取三次,各煮沸一小时,过滤浓缩至9公斤左右,放冷加入一倍量95%乙醇,搅匀,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加
即真武汤,见该条。
治疗方法。达,疏导,透达。指透达在表之邪气以解除表证,或导达在里的邪气,使之外达以解除里证,参见透邪条。
病名。喉风的一种。《喉科指掌》卷二:“酒寒喉风,因酒后遇寒而发,两仓平而不肿,有淡红块,四五粒,咽物觉痛,无身寒热,六脉洪大。”
见神农本草经读条。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火黄者,遍身如火色,两腑下有赤点子,状如粟米或如麦麸。其点子紫色多,黑色少者可治。黑色多,紫色少者难治。”《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先体热身赤,午后却凉,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