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潮热

伤寒潮热

病证名。阳明病主要证候之一。《伤寒明理论·潮热》:“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伤寒全生集·潮热》:“潮热属阳明,旺申未,一日一发,日晡时作,如潮候之有信,故曰潮热,专主胃腑实热,燥粪使然。渴甚不大便谵语,脉洪数有力者,用调胃承气汤攻之。”参见潮热条。

猜你喜欢

  • 增损流气饮

    《张氏医通》卷十二方。半夏、赤茯苓、陈皮各一钱,炙甘草五分,苏叶、香附、槟榔(大便溏者不用)、木香、大腹皮、枳壳、桔梗各七分,人参一钱五分,肉桂、厚朴(姜制)各八分,生姜七片,红枣二枚。水煎服。治诸气

  • 鬼门

    汗毛孔。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称魄汗。汗毛孔则称为鬼门;发汗法称开鬼门。《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

  • 竹杖

    经外奇穴名。《肘后备急方》:“葛氏治卒腰痛诸方,不得俛仰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竹杖。即位于后正中线上,当与脐相对之

  • 皂角子

    见《备急千金要方》。即皂荚子,详该条。

  • 秦归

    见《本草纲目》。为当归之药材名,详该条。

  • 大麻仁

    出《药性论》。为火麻仁之别名,详该条。

  • 理血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各条。

  • 双头粘

    见《闽东本草》。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 体表部位名。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上引缺盆、膺、乳……。”

  • 病膈

    见《寓意草》。即恶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