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半身不遂

内伤半身不遂

病证名。指半身不遂不由外邪所致者。多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或痰火内作,饮酒酿湿,流踞经络而成。症有缓急。《症因脉治》卷一:“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此病起于缓者;或痰火内作,忽尔僵仆,少顷即苏,半身不能举动,此病因于火而急者,二者皆无表邪形象,故曰内伤半身不遂也。……血痹者,活血汤结痰者,二陈汤加竹沥生姜;酒湿成瘫者,戒酒,服散湿热之药。葛花平胃散,或加栀连,或栀连二陈汤;若气虚补气,血少补血。”参见半身不遂条。

猜你喜欢

  • 循经性感觉病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 陈文秀

    【介绍】:见陈文中条。

  • 阳中之少阴

    ①指肺。《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少阴,肺也。”②指两手之三阴经络。《灵枢·阴阳系日月》:“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

  • 胃苓丸

    ①《幼科发挥》卷三方。苍术(米泔浸)、厚朴、陈皮、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一两,甘草、官桂、草果仁各三钱。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米汤送下。治小儿一身尽肿。②即胃苓汤作水丸,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 赤白滞下

    病证名。赤白粘胨相杂同下的痢疾。《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体本挟热,忽为寒所折,气血不调,大肠虚弱者,则冷热俱乘之,热搏血渗肠间,其利则赤,冷搏肠津液凝,其利则白,冷热相交,血滞相杂,肠虚者泄,故

  • 孤阳上越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 撮捏押手法

    押手法之一。是以左手拇、食指将穴位处皮肤捏起以辅助进针的方法。多用于颜面皮肉浅薄需行横刺的穴位。

  • 七层楼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尾菜之别名,详该条。

  • 产孕集

    书名。2卷。清·张曜孙撰。撰年未详。书中扼要介绍妊娠及临产前后一些病证的证治。共分辨孕、养孕、孕宜、孕忌、孕疾、辨产、产戒、用药、应变、调摄、怀婴、拯危、去痰十三类。本书后经包兴言增入补遗1卷,名为《

  • 挢引

    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挢是举起、翘起和矫正的意思,引即导引。指按摩和导引法。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挢,……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