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遗篇病释
见世补斋医书条。
见世补斋医书条。
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多因心阳虚而水气凌心所致。《千金要方》用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等治疗。参见水肿、十水条。
病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详通睛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为一软骨,状如马蹄,系于舌根,筋脉相连。司舌之活动,与饮食和发音均有关系。
①气候、时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②证候、征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凡觉中风,必先审六经
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出《海上名方》。即地椒,详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熨目。《诸病源候论·目茫茫候》:“以热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妙香散,见该条。
胃分泌的液质,与胃阳相对而言。胃阴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知饥少纳,胃阴伤也。”温热病热盛肺胃,易致胃阴亏耗,出现烦渴,咽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