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píng)。①指正常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曰平。”《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②指气血平和、饱满,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
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见《医门法律》卷一。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阳性畏其衰,阴性畏其盛”(《类经附翼·大宝论》),因此治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包括痔脱出及肛肠脱垂。多因患痔日久,复感湿热外邪,气虚失摄所致。症见大便时肛肠努出,疼痛下血或滋流黄水等。治宜清化湿热,益气升陷。用提肛散化裁,外用五倍子、明矾各一两,水
押手法之一。是以左手拇、食指将穴位处皮肤捏起以辅助进针的方法。多用于颜面皮肉浅薄需行横刺的穴位。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防风、荆芥、黄连各四分,羌活、独活、当归身、生地黄、苍术、连翘、槟榔、玄参、牛蒡子、忍冬藤、升麻、防己各五分,木瓜六分,木香三分,乌药、牛膝各七分,茯苓、白蒺藜各八分
【介绍】:见周恭条。
即上七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及前后阴,再加心窍(舌)、津窍(廉泉、玉英穴)、汗窍(毛孔)、精窍(茎)等,合十三窍。
【生卒】:十六世纪初【介绍】:明代针灸学家。字梅孤。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通天文、乐律、兵法。嘉靖间考中武举。晚年专门研究医学,尤其精于针灸。为探索针灸学的渊源和要旨,根据《内经》、《难经》摘编成《针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此症生于风轮,从上边而下,不论厚薄,但在外色白者方是。若红赤及变症,非本病也。……因其自上而下,如帘垂下,故得其名。”参见赤膜下垂条。
【介绍】:宋代红教喇嘛。1012年在桑鸢寺乌兹经堂内发掘出密藏的《四部医典》手抄本。为《四部医典》传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