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伤寒方药明理论·序》曰:“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至此始有十剂之名。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病名。又称伏气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见《注解伤寒论》)伏气之说源出《内经》。如《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①《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抱阳廓即火廓,火廓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依附于阳,故又名焉。”②《张氏医通》卷八:“命门之府为火廓,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温法之一。是治疗胃气虚寒的方法。症见胃脘隐痛,得食痛减,吐清水,大便稀烂,舌淡白,脉细。常用方如黄芪建中汤。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林檎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六书条。
指食物本质所具备的风味。养生家主张饮食养生追求真味才最益人。《食宪鸿秘》:“养生之人,饮必好水,饭必好末,蔬菜鱼肉,但取目前常物,务鲜、务洁、务熟、务烹饪合宜。不事珍奇,而自有真味。”说明真味的获得,
见《医方约说》。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