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学》。即蒲黄,详该条。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重实雄声体热为,三焦气壅在心脾。伤风咳嗽咽喉痛,结涩肠中粪出迟。
见幼科发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枸杞叶之别名,详枸杞条。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疔疮。见该条。
病证名。见《医林绳墨·喘》。又名火炎上喘,或火炎肺胃喘。指火热上逼,气粗而盛的气喘。《丹溪心法·喘》:“戴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本证多因胃有实火,膈有稠痰,痰火上冲,肺气不降
小儿推拿方法。详和阴阳条。
见《中药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①其症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甚则危及生命。即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生长部位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岩通癌)、
病名。又作鬲消。即上消。《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张志聪注:“鬲消者,鬲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详上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