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后囟

后囟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猜你喜欢

  • 太医局提举

    宋代医官职称。1076年(熙宁年间)在太医局设提举1人,总管该局工作。与太医局令的职权相同。参见太医局条。

  • 清咽奠阴承气汤

    《疫喉浅论》卷下方。玄参、麦门冬、生地黄、甘草、知母、马勃、大黄、犀角、芒硝、沙参。水煎,兑童便一盅服。治疫喉腐烂,灼热痧赤,谵语神烦,舌干绛或干黑,脉数便秘,瘈疭抽搐,内火大炽,津液已伤等症。如神识

  • 流红

    病证名。指胎漏下血。陈无咎《女科难题》:“怀胎而月经忽来者,名曰流红。”

  • 呿吟(yí 移)

    病人痛苦呻吟的声音。呿为开口发出的声音,吟为闭口发出的声音,一般声高气粗为实,声低气微为虚。《素问·宝命全形论》:“呿吟至微,秋毫在目。”此乃强调医生须明察患者微小的动态变化,那怕是张口或闭口的表现。

  •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

  • 风痢

    病证名,指因风邪伤及脾胃而致痢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治风痢便清血,或下瘀血,注下无度,用胃风汤;《医学入门》卷五治风痢恶风鼻塞,身痛色青,或纯下清水,用古苍术汤、神术散;《时病论》卷三治风痢先泻

  • 肩内髃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胸壁外上方,中府穴外侧0.5寸处。主治肩壁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中寒泻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中焦脾胃虚寒而致的腹泻。症见面色淡白,四肢厥冷,饮食懒进,时腹疼痛,大便清澈清冷,小便清长色白。治宜温中止泻。用理中汤。

  • 标本病传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前部论病的标本和刺法的逆从,后部论病的移传,故名。文中还列举了泄泻、中满、烦心几个病证的缓急证治,说明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的法则以及传变的各种症状。

  • 凌临灵方

    医案著作。清·凌奂(晓五)撰。1卷。包括时病、杂病等100余则。凌氏善用古方,能因症化裁。案后另加按语,有助于领会和掌握其治疗要点。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