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有燥火、湿火之分。详燥火三消、湿火三消、消渴条。
指会阴穴。《素问·气府论》:“下阴别一。”张景岳注:“自曲骨之下,别络两阴之间,为冲督之会,故曰阴别,一谓会阴穴也。”见会阴条。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花生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即妇女前阴肿胀。参见阴户肿痛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出宋·史堪《史载之方》。指风涎、热涎、冷涎、病涎、虚涎和毒涎六种。详各条。
即经络感传现象。见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三:“紧喉其发暴,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声音不出,脓水不入,由膏粱厚味所致,为之实火。”即紧喉风。详该条。
【介绍】:见王肯堂条。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白云花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