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与太阳经互为表里。《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阴之后,名曰少阴。”本经多气少血。因位于太阴与厥阴之间,起着转输内外的枢纽作用,故有“少阴为枢”之说。参见手少阴心
疏散风邪的统称。即祛除表里、经络、脏腑间留滞的风邪。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宜散,内风宜熄。祛风法用于外风。分为祛风除湿、疏风泄热、祛风养血、搜风逐寒等法。详各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脐中。见该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气喘者,由败血冲肺、九死一生之症也。……若污血乘虚,由下而上,奔冲入肺,则面黑发喘,最险难治,急宜夺命丹,或琥珀保生锭子急煎,定喘保肺汤可救一二。”属产后危重症。
经穴分类名。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上各有一个合穴,称下合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重要部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
书名。4卷(或作5卷)。清·吴瑭撰。包括温病、伤寒、杂病、妇儿科医案,作者尤擅长于温病,能从医案的辨证治疗中示读者以规矩与治法。书中颇多连续治疗较完整的病案,记录详明,有利于读者领会病理治法的终始变迁
①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大肺筋草之别名。②见《贵阳民间药草》。为血盆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热者。与凉燥相对而言。《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初起多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即或有小量咯痰亦粘腻不爽,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
【介绍】:见汪宦条。
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不相协调。《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