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阴恢复,胃气正常。
《奇效良方》卷二方。乳香、川乌、没药、五灵脂、白胶香、地龙、干姜、半夏、五加皮、赤小豆各等分。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黑豆淋酒送下。治中风瘫痪不遂,手足亸曳,口眼斜,或旋运僵仆,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黄连15克,金果榄、冰片各6克,硼砂9克,柿霜、绿豆粉45克,朱砂12克,雄黄18克,牛黄3克,麝香0.9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一丸,噙化。功能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大金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失笑丸,见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系指由伤寒邪客于肺系,肺气壅塞所致之失声。《诸病源候论》卷八:“邪客于肺,肺主声,而通于气,今外邪与真气相搏,真气虚而邪气胜,故声为之不通也。”治宜散寒祛邪。若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者可选用九味
书名。又名《窦氏外科全书》,13卷(仅有6卷本,内容全同)。旧题宋·窦汉卿撰,实为1569年窦梦麟补辑明代以前诸书而成。卷1咽喉牙舌毒;卷2发胸面部疽毒;卷3胸腹腰肋痈毒;卷4手腕发背、疔毒;卷5串毒
十天干之简称。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