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专著。撰者不详。《通志·艺文略》著录,北宋初《云笈七签》已收载,当为宋以前作品。全书以论述行气及导引动功为主,介绍了许多功法,如赤松子导引法,赤松子坐引法,宁先生导引法,王子齐八神导引法,虾蟆、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阴阳,指寸脉、尺脉(一说指浮、沉)。两部(浮沉)之脉俱见紧象。多因寒邪外束,表气不宣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古病名。九积之一。指饮涎壅聚而成积者。《儒门事亲》卷三:“涎积,咽如拽锯,朱砂、腻粉之类,甚者瓜蒂、甘遂。”上药性烈有毒,宜慎用。参见痰积条。
病名。见《血证论》卷五。早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就有关于干血的记载,症状及治疗与本病一致。病因五劳所伤,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瘀滞不通,久则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津血不通外荣。症见经闭不行,
书名。6卷(又有8卷本或17卷本,后者系析篇为卷)。宋·郭思编。刊于1124年。作者取《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简、便、验方及针灸法汇编而成。内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其中医论一篇,系摘录《千
同肺失清肃。详该条。
病名。指元气素虚,反复日久的哮证。《寿世保元·哮吼》:“哮吼十数年,发则上气喘促,咳嗽吐痰,自汗,四肢发冷,六脉沉细,此气虚脾弱。”《类证治裁·哮症》:“伤暑热而发者为热哮,为虚,其盐哮、酒哮、糖哮,
①五脏之一。与胆相为表里。居于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说。《素问·五藏生成论》:“人卧则血归于肝。”又主筋,全身筋腱关节的运动功能,须赖肝的精气滋养,
出《本草纲目》。又名樗木叶。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叶。苦,温,有小毒。煎水洗疮疥,风疽。本品含异槲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