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
证名。指心气、心血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心虚,……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心虚之状,气血衰少,面黄烦热,多恐悸不乐,心腹痛难以言,时出清涎,心膈
指亥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参见十二时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海金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又名春温伤寒、客寒包火。即指《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疾患(见《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②温热病伏邪兼寒,名为冷温。其证初起一二日必有头痛、发热、身痛、恶寒诸表症,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冲疽①。见该条。
【介绍】:宋末医生,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平生好学,晚年博览群书,旁通医学,救治病人甚多,人称其住室为“更生堂”,因取名“可甦”,而隐其原名。
见《四川中药志》。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伤科补要》卷二:“凡人手指有三骱。”即指关节。
见《云南中草药》。为灯盏细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