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瘰疬

小儿瘰疬

病证名。即淋巴结肿大,肿大者为瘰,肿小者为疬,合称瘰疬,又名九漏。《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身生热疮,必生瘰疬。其状如结核,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是风热搏于气血,焮结所生也。”亦有由肝气郁结痰湿凝聚,或素有体虚,肺肾虚损虚火内动,痰火凝结所致者。颈两侧为肝、胆经脉所循行,痰湿阻滞肝脉,凝结成核,日久痰湿化热内燔,溃烂成脓,或染毒焮发而红肿灼痛,肉腐成脓,破溃而成疮。若病程迁延,此愈彼起,阴毒流窜,皮下穿空,则发为鼠瘘。治以清热解毒疏风活血为主,方用消瘰丸解毒济生汤加减,脓肿形成,可切开引流。

猜你喜欢

  • 觉迟子

    【介绍】:见卢万钟条。

  • 伤寒绪论

    见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条。

  • 许洪

    【介绍】:南宋医家。曾任太医局助教,并差充四川总领所检察惠民局。嘉定元年(1208)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序,并编次《指南总论》3卷,附于书后(原在卷首),简述药物合和、炮制及几十种病证、治法及用药

  • 月经或前或后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 涩叶藤

    见《海南植物志》。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 血热

    ①病证名。小儿发热的一种证型。元·朱震亨《幼科全书》:“血热者,每日以午间发热,遇夜则凉,此心热也。轻则导赤散,重则四顺饮治之。”②亦称血分热。指热之在血分者。证见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

  •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古无疔字,丁通疔,泛指外科证情较重之多种疮疡。《疡医准绳》卷二:“大抵如豆、如臼、如箔金、如茱萸、如石榴籽或发疹搔破而青黄赤色汁出,或衣服触着而疼痛

  • 周学海

    【介绍】:清代医家。字澂之。安徽建德人。曾中进士,后官至浙江后补道。潜心医学,论脉尤详。服膺张璐、叶桂之说。生平校刊医书颇多,在《周氏医学丛书》中,有周氏亲撰《脉义简摩》、《诊家直诀》等四种脉学专著。

  • 哑嗽

    病名。指咳嗽而声音嘶哑者。因邪郁于肺,肺气闭塞,或肺脏虚损所致。《类证治裁·咳嗽》卷二:“哑嗽。气促满闷失音,通声煎;肺实痰壅,宜杏、桔、蒌、橘、贝、枳、竹叶之属;肺虚喉燥,宜生脉散加玉竹、款冬花、蜜

  • 初生目闭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目闭不开,多系胎有伏热,热蒸于脾所致。《幼幼集成》:“小儿初生目闭,此胎热也。”眼胞属脾,脾之脉络为热所壅,故眼胞赤肿,不能睁开。热重者并有面红唇燥。治宜清热泻脾,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