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师
【介绍】:
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臣子。旧说黄帝与少师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介绍】:
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臣子。旧说黄帝与少师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26。出《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和腰最下动、静脉后支。主治腰痛,腹胀,泄泻,痢疾
病证名。崔秉铣《妇科宗主》:“闺女十五、六岁,月经行一、二次或从来未行,而经闭者,人渐渐黄瘦,内骨蒸热,咳嗽或腹内有块时疼,名曰童子怯。”治疗参见室女经闭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四。系指疔生唇上。多由脾胃二经火毒上攻所致。症见疔生于上、下唇或口角处,初起如粟如芥,形小根深,周围有红而坚硬的根盘,可有白色疮头,自觉麻木痒痛,甚则红肿剧痛,壮热烦渴,二便不
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俗称太监。《灵枢·五音五味》:“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治法术语。指通过补虚扶正以达到祛邪目的的治疗方法,见《景岳全书·传忠录》。疾病出现邪实证候,但病邪之所以不能除去,系因正气虚衰不能驱邪外出,且病情又属正气不能耐受攻邪治法者,则宜补虚以扶助正气,正气得
即换齿。人到六、七岁左右时,乳牙脱落,逐渐被恒牙所代替,谓之齿更。乃肾气盛之表现。《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即带下三十六疾。详该条。
证名。指神情烦乱昏昧。《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