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惊悸

惊悸

证名。①无故自惊恐惧而悸动不宁,名为惊悸。《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定。”参见心悸怔忡条。②因惊而悸为惊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惊悸,则因事有所大惊,……遂使惊悸,名曰心惊胆寒。”③突然心跳欲厥时作时止者为惊悸。《医学正传·怔忡惊悸健忘证》:“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参见、心悸、怔忡等条。

猜你喜欢

  • 黄雀花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

  • 湿热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湿热积滞所致者。见《症因脉治》卷四。证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稠粘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等。或见发热。治宜清热燥湿,调气行血。可用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等方。若

  • 脉诀汇编

    见脉诀汇编说统条。

  • 吉谦伯

    【介绍】:见吉之条。

  • 蚂蚁丹

    病证名。小儿丹毒的一种。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小儿三焦风热,乘于肌表,风动火生,风火相搏,自发寒热,遍身如丹,似痧非痧,斑如雪片,上有风粟,发之多痒,烦渴焦躁者,蚂蚁丹也,以化斑解毒汤主之。”

  • 夜惊

    病证名。小儿在夜间入睡后,突然惊醒,瞪目起坐,躁动不安,面露恐怖,有时喊叫,一般持续10余分钟,可隔数日或数十日发作一次,治宜安神镇惊。用琥珀抱龙丸。结合针刺内关、大椎等穴。

  • 留气法

    针刺手法名。或称流气法。《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癥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其法先进针0.7寸,行紧按慢提9数;得气后进入1寸深处,略作伸提,再退回原处。

  • 伤寒论附余

    见伤寒论注条。

  • 赤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又名鸡冠丹、茱萸丹。为小儿丹毒之一。多因热毒搏于血气所致。证见皮色红,涩如麻豆粒,状如鸡冠肌理,多从背部漫及全身。治宜升麻膏外敷,或羚羊角煎汤外洗,或羚羊角烧灰调鸡子清

  • 土白芷

    见《闽东本草》。为山矾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