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

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

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循经性疼痛”;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冷、热、痒、酸胀、蚁走样、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多数具有发作性特点。发作一般可持续3~5分钟,也有持续几个小时的。发作从体表上恒定的一点开始,以一定的宽度(1.5~3.0cm)和速度(10~40cm/s)循经走行,有近半数可达本经脉全程。发作时,可伴有循经脉所过肢体的不自主运动,或所过部位内脏的危象。有部份症例可出现压迫阻断现象,或在发作后遗留有循经感觉障碍带或多节段组合形式的感觉障碍区。这种感觉障碍带也出现在诱发性循经感觉病的患者身上,称为诱发性循经感觉反应带。

猜你喜欢

  • 长生果

    出《本经逢原》。为落花生之别名,详该条。

  • 钢砂

    出《本草拾遗》。即针砂。详该条。

  • 产后角弓反张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病痉,详该条。

  • 养小录

    食疗烹饪著作。3卷。清·顾仲编著。撰年不详。记载了饮料、调料、蔬菜、果品、荤食、糕点等190余种制作法,内容丰富,制法简明。作者提出:“饮食之道,关乎性命,治之之要,惟洁惟宜。”可谓抓住了饮食养生的关

  • 心疝

    古病名。指心痛、唇口变青、四肢逆冷之症。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多因阴寒之气上冲于心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由阴气积于内,寒气不散,上冲于心,故使心痛,谓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锥刀所刺

  • 泄如蟹渤

    证名。指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见《世医得效方》卷六。为气痢证候之一。详见该条。

  • 肌衄

    证名。见《张氏医通》卷五。指不因外伤的肤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称红汗。《证治要诀·诸血门》:“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此又称为血箭,详该条。多因气血亏虚,血随气散所致。治宜补血固表,可选用当归补血汤、

  • 芎菊茶调散

    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薄荷1200克,羌活、白芷各300克,荆芥穗、防风、菊花各600克,细辛、甘草各180克,川芎500克。为细末,每服6克,茶水调下。功能散风清热。治感冒风寒,风热上攻,头昏目

  • 药物中毒

    病名。因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而出现中毒现象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

  • 痰瘀嗽

    病名。指痰挟瘀血阻肺引起之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痰瘀嗽。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礙气而病。宜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疏肝以清痰,四物汤加诃子、青皮、竹沥。”参见咳嗽、瘀血咳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