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房劳复

房劳复

劳复证之一。《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房劳复者,即女劳复,一名色复。温热瘥后,气血未充,早犯房事,则内损真气,外触邪气而复作也。其症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腰胁痛小腹里急绞痛,憎寒发热,或阴火上冲,头面烘热,胸中烦闷是也。若卵缩入腹,脉离经者死。舌伸出数寸者亦死。治法必用豭鼠屎汤调下烧裩散;虚极者,宜六味饮加麦冬、豆豉栀子煎汤,调服烧裩散;虚极热盛者,则用陶氏逍遥汤调服;若小腹急痛,脉沉足冷,则用当归四逆吴茱萸汤调服,外用吴茱萸五钱,食盐二两,拌炒热熨小腹。”《医宗金鉴》卷三十七:“房劳复与阴阳易,二病情异证则同,病后犯色复自病,病传不病易之名。”参见阴阳易条。

猜你喜欢

  • 亢害承制

    五行学说内容之一。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类经》注:“亢者,盛之极也。制者,因其极而抑之也。盖阴阳五行之道,亢极则乖,而强弱相残矣。故凡有偏盛,必有偏衰。使强无所制,则强者愈强,

  • 京门

    经穴名。代号GB25。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位于侧腰部,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针灸甲乙经》、《针灸集成》等)。另说“一头齐神阙,一头齐命门,折中是穴”(《循经考穴编》

  • 伤气

    证名。指外伤后由于气闭、气滞引起的病。多因跌扑、挤压、坠堕、打击,致使体内气机闭阻或凝滞不行所致。气闭者,可见人事不省;气滞者,可见胸胁胀闷窜痛,痛无定处,甚则呼吸牵掣作痛,心烦、气急、咳嗽,但胸腹触

  • 俳(pái 排)

    即废,肢体瘫痪。《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肾虚也。”张志聪注:“痱之为病,四肢不收。”

  • 积风冷嗽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风邪郁积于肺,复感寒邪而致的咳嗽。参见寒嗽条。

  • 本草隽

    见袖珍本草隽条。

  • 郎中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 强间

    经穴名。代号DU1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大羽。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百会穴后3寸,即入后发际4寸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烦心、失眠,癫狂,颈项强痛等。沿皮刺0.5

  • 牛李

    出《吴普本草》。为鼠李之别名,详该条。

  • 膲理

    皮肤及肌肉的纹理。《灵枢·岁露论》:“人气血虚,……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膲理又是三焦通会之处。张志聪《灵枢集注》:“理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之处,故曰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