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诊法之一。见《外科启玄》卷。根据疮疡所患部位及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以推断疮疡属何经络,以便分经用药。如阳明经多气多血,疮生手、足阳明经部位,则易收口;太阳、厥阴经多血少气,疮生手、足太阳经和厥阴
与围药、箍药同义。是在肿疡周围,敷布一圈湿润药泥。有使疮形缩小高突,容易化脓溃破和制毒扩散的作用。一般用于肿疡初起,溃脓后余肿未消,亦能帮助消肿。通常阳证用金黄散,选用葱汁、麻油、菊叶、丝瓜叶捣汁调敷
证名。见《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一。亦作眼闇,即目昏。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飞蓟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疫喉病人因邪火下陷而大便溏泄者,若邪盛正虚,多便溏而神昏,痧隐喉烂者为病重。若愈后脾虚,则便溏不止,宜健脾止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出《卫生易简方》。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脸色泛白,如脱去颜色之状,可见于突然惊恐或晕针。《素问·刺禁》:“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介绍】:见刘沫条。
病证名。①指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见《婴童百问》。多系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明·薛铠《保婴撮要》:“原其要,总归于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原也。治法必先以
病名。①见《外治寿世方》卷四。即蛇身。详该条。②怪胎之一。